[发明专利]一种抗疲劳抗菌护颈枕头组合垫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2201.3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姚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力九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B29C48/05;B29C48/00;B29K10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吴芳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抗菌 枕头 组合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抗疲劳抗菌护颈枕头组合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分离的第一枕部(1)和第二枕部(2),所述第一枕部(1)具有层叠设置的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枕部(1)包括由下而上设置的基层(11)、头部支撑层(12)和颈部支撑层(13),所述基层(11)的上下表面及头部支撑层(12)的下表面为平整表面,所述头部支撑层(12)的上表面至少有部分为凹陷状的凹陷部(121),所述颈部支撑层(13)的下表面与所述凹陷部(121)的上表面配合,且所述颈部支撑层(13)的上表面为弧形凸起面,所述弧形凸起面的顶点高于所述头部支撑层(12)的上表面且所述弧形凸起面与头部支撑层(12)之间形成一弧形过渡面;
所述第二枕部(2)的长度沿着所述第一枕部(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枕部(2)靠近所述第一枕部(1)的颈部支撑层(13),所述第二枕部(2)远离所述第一枕部(1)的长度一侧具有一向外降低的弧形面,所述第二枕部(2)的高度低于上述第一枕部(1)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抗菌护颈枕头组合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分离的第三枕部(3),所述第三枕部(3)用于可拆卸地垫置在所述第一枕部(1)的基层(11)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抗菌护颈枕头组合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部(1)的基层(11)、头部支撑层(12)和颈部支撑层(13)以及第二枕部(2)均为通过纤维丝热粘结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抗菌护颈枕头组合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部(1)和第二枕部(2)利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材质制成,所述材质包括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聚烯烃弹性体、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基弹性体、丙烯基弹性体、苯乙烯类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抗菌护颈枕头组合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1)的压陷硬度为15-20N,所述头部支撑层(12)的压陷硬度为10-15N,所述颈部支撑层(13)的压陷硬度为5-10N,所述第二枕部(2)的压陷硬度为15-20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抗菌护颈枕头组合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1)的厚度范围为2-4cm,所述头部支撑层(12)的凹陷部以外部分的厚度范围为3-5cm,所述颈部支撑层(13)的弧形凸起面的顶点至所述颈部支撑层(13)的底面的距离范围为4-6cm,所述第二枕部(2)的厚度范围为1-4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疲劳抗菌护颈枕头组合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1)的纤维丝直径范围为0.3-0.8mm,所述头部支撑层(12)的纤维丝直径范围为0.2-0.6mm,所述颈部支撑层(13)的纤维丝直径范围为0.1-0.5mm,所述第二枕部(2)的纤维丝直径范围为0.4-0.8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疲劳抗菌护颈枕头组合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枕部(3)由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聚烯烃弹性体、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基弹性体、丙烯基弹性体、苯乙烯类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所述第三枕部(3)为通过纤维丝热粘结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所述第三枕部(3)的纤维丝直径范围为0.4-0.9mm,所述第三枕部(3)的厚度范围为1-4cm,压陷硬度为15-20N;
所述第一枕部(1)、第二枕部(2)和第三枕部(3)的长度和宽度一致,所述长度范围为40-60cm,所述宽度范围为28-3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力九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力九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2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