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空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2224.4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2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强;李明远;马永红;赵云飞;马进生;吴军;李鹏;刘孙杰;赵辉强;胡长岭;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北市平远软岩支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10;E21D20/02;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卢美玲 |
地址: | 744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空软岩 巷道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预空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包括巷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1)内表面布置有钢拱架(2),钢拱架(2)外侧挂设有钢丝绳网(4),钢丝绳网(4)和钢拱架(2)通过预应力锚杆(5)和中空注浆锚杆(6)固定于巷道(1)围岩面上,钢丝绳网(4)和钢拱架(2)的内侧还喷射有混凝土喷层(3)作为封层,巷道(1)底脚开有泄压槽(7),泄压槽(7)内喷施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空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架(2)的形状与巷道(1)的围岩表面相配合,钢拱架(2)设置于软岩巷道(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空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架(2)为U型结构,包括左右两端竖直的钢管支架的竖直部和中间弯曲钢管支架的弧形,竖直部和弧形为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空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架(2)由若干横向钢管和纵向钢管相垂直焊接而成,钢管直径150-200mm,钢管厚度为10-15mm,所述钢拱架(2)的横向钢管和纵向钢管之间设有若干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空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喷层(3)的厚度为150-25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空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锚杆(5)和中空注浆锚杆(6)分布在软岩巷道(1)的四周,预应力锚杆(5)和中空注浆锚杆(6)均通过钢拱架(2)上的孔洞插入巷道(1)外围所在的围岩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空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注浆锚杆(6)包括杆体(8)、止浆塞(9)、注浆孔(10)和膨胀止浆环(11),杆体(8)上设有止浆塞(9),注浆孔(10)设置在杆体(8)上,杆体(8)设有膨胀止浆环(11),膨胀止浆环(11)包裹在杆体(8)外部。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空软岩巷道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巷道(1)掘进后,随即在巷道(1)顶部及围岩打锚杆孔,安装预应力锚杆(5)和中空注浆锚杆(6);围岩面挂钢丝绳网(4)并以直角交叉的方式布设钢拱架(2),钢拱架(2)采用横向钢管和纵向钢管焊接加工,安装止浆塞(9)和托盘,使托盘穿过预应力锚杆(5)和中空注浆锚杆(6)以压紧钢拱架(2),并使其达到设定的预紧力;
步骤2)、针对预空软岩巷道具体地质条件,预应力锚杆(5)和中空注浆锚杆(6)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初喷作业形成混凝土喷层(3)封闭围岩,混凝土喷层(3)的喷射厚度要满足封闭巷道(1)表面围岩、充填钢拱架(2)、钢丝绳网(4)与表面围岩之间空隙的目的;
步骤3)、中空注浆锚杆(6)的注浆,中空注浆锚杆(6)端部采用刚度较高的铸钢制成,进行注浆时,先注入超细水泥浆,超细水泥浆液通过杆体(8)外侧注浆孔(10)渗入锚杆孔,待浆液渗入锚杆孔底部时,浆液包围住孔洞内的中空注浆锚杆(6)从而形成全长锚固,注入超细水泥浆2~3满管后,待发现中空注浆锚杆(6)内浆液所剩无几时改注C50高流态混凝土,直到中空注浆锚杆(6)内全部注满,最后将中空注浆锚杆(6)端部封闭,让水泥浆液固化与中空注浆锚杆(6)成为一体;
步骤4)、对巷道(1)底部进行固定,巷道(1)底脚的泄压槽(7)内喷施混凝土,沿开挖的泄压槽(7)喷一层30-50mm厚的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形成巷道(1)底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空软岩巷道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中空注浆锚杆(6)长度为2m,间排距1000×1000mm,预紧力60~120KN,预应力锚杆(5)长度为2.4m,间排距1000×1000mm,预紧力40~80K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空软岩巷道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浆液包围住孔洞内的中空注浆锚杆(6)时,中空注浆锚杆(6)上包裹的膨胀止浆环(11)遇到水泥浆体时体积发生膨胀,与围岩紧密结合,防止浆体流入下一区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北市平远软岩支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北市平远软岩支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2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