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2411.2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9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运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运梅 |
主分类号: | B29B13/10 | 分类号: | B29B13/10;B29C37/00;B29D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6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薄膜 生产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加工设备,其结构包括:操作板、旋钮、电控箱、生产箱,所述操作板设在电控箱表面且与其相连,电控箱上设有旋钮,电控箱设于生产箱侧边位置且两者相互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结构上设有剥离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剥离机构上的过滤轮盘中的蜂窝滤网的独特构造,能够增强过滤结构的密度比,细化滤网中的网眼并增强对塑料制品原材料的拦截效率,同时配合细化啮合轮盘能够辅助蜂窝滤网进一步过滤塑料原液中的聚合物成分,最大程度减少晶点的生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会添加一定量的催化剂,而催化剂不可避免的会残留在塑料聚合物生产的阶段,在塑料薄膜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含有催化剂的聚合物熔体粘滞于生产设备表面,在高温下残留的催化剂对聚合物继续进行催化聚合作用而形成过渡聚合物,聚合物在塑料薄膜加工时若是无法有效对其进行清除的话,则会造成薄膜表面产生晶点,这些晶点就是聚合物的产物,会严重影响塑料薄膜的产品质量,基于以上前提,本案研发了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加工设备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料薄膜生产加工设备,其结构包括:操作板、旋钮、电控箱、生产箱,所述操作板设在电控箱表面且与其相连,电控箱上设有旋钮,电控箱设于生产箱侧边位置且两者相互连通,操作板为设备的操作工作界面,主要是通过板面上设置的数字按键来设定设备工作的参数并以此来决定设备的零部件运行机制,根据设定的数值来调整设备的温度控制与旋转功率,继而控制设备对塑料薄膜的加工时长,旋钮舍与设备的侧边位置则是与内部的构建相互连接,通过触发来调整设备的开启与关闭状态,并且在设备工作异常时能够对其紧急断电防止设备损坏程度加大,电控箱为设备的电子构件核心控制结构,主要用于控制内部电路元件的运行,同时依靠外壳能够对内部的构件进行保护,防止受到外界冲击。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生产箱由烘干箱、烘干轴、主控箱、卷取座、剥离机构组成,所述烘干箱设有烘干轴,烘干轴位于主控箱上方位置,主控箱内设有卷取座与剥离机构,两者彼此对应且相互连接,烘干箱主要用于对设备所加工的塑料薄膜进行烘干,塑料薄膜的液体配比会造成其在成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多余液体并释出,烘干箱就是对这些残余液体进行处理的箱体结构,烘干轴则是烘干箱的核心运转结构,通过材质的导热特性将热量传导至轴上并直接对塑料薄膜进行烘干,主控箱为生产箱的主体结构,用于联接并承载其他构件使其相互联动运转,卷取座是用于传动塑料薄膜的结构,通过不同轮轴之间相互运转带动塑料薄膜依次传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剥离机构由机座、转向螺杆、过滤轮盘、细化啮合轮盘、轴套组成,所述机座底部位置设有转向螺杆与过滤轮盘,在二者位置上方设有细化啮合轮盘,细化啮合轮盘侧边位置对应设有轴套,机座为剥离机构的主体结构,同时也是用于承载其他构件运转的壳体结构,转向螺杆用于引导塑料薄膜进行不同方向的转换碾压,其处于横向放置状态,依靠螺杆的上下端面能够转换塑料薄膜的上下面并进行翻面动作,轴套是用于带动剥离机构内的其他构件运转的动力结构,通过其自身的旋转动能能够牵引其他构件的齿轮结构在旋转时进行同步动作,根据同步来调整旋转的速度以达到工作所需的动力供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技术补充,所述过滤轮盘由吸入泵、分散盘、蜂窝滤网组成,所述吸入泵联接分散盘,分散盘外圈设有蜂窝滤网并与其相连,吸入泵位于过滤轮盘的侧边位置,其整体为纵向供给结构,主要是能够利用该结构供给方式将吸力全面转移至分散盘的位置,吸入泵为空气压力所转换而来的动力结构,所以在运行时其吸力会将空气压外扩,通过分散盘将吸力进行环形180度的分散,增大吸力的吸收范围与强度,并且利用蜂窝滤网的独特构造,能够增强过滤结构的密度比,细化滤网中的网眼并增强对塑料制品原材料的拦截效率,将其中的聚合物进行隔绝以减少晶点的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运梅,未经陈运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