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2624.5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7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彭慧玲;吕宏伟;毕成;杨景铄;孙越玲;李全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糖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或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修饰贵金属电极,得到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其中:
所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采用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和碳材料制备得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采用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和碳材料制备得到,包括:
将所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和碳材料加入去离子水中,通过超声的方式得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离心洗涤干燥,得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饰贵金属电极,包括:
将所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或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固定到贵金属电极表面,形成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修饰的贵金属电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或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固定到贵金属电极表面,包括:
将所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或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制成分散液后滴加;或,将所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或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制成电镀液后电沉积;或,将所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或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分散到凝胶中涂覆;
通过上述滴加、电沉积或涂覆使电极表面被所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或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覆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成分散液后滴加,是指:滴加所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或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的分散液到电极表面,干燥,重复以上步骤若干次直至电极表面被复合材料覆盖;
所述制成电镀液后电沉积,是指:将所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或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以任意浓度制成电镀液后电沉积使其固定在贵金属电极上;
所述分散到凝胶中涂覆,是指:将所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或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以任意比例分散到凝胶或凝胶混合物中,再涂覆到贵金属电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或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覆盖,其中:固定在贵金属电极上的所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或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碳材料复合材料的厚度为10纳米至100微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采用以下方式制备:
取氯化铜和氢氟酸,加入容器中进行搅拌,得到四氟铜酸钠酸性溶液;
在所述四氟铜酸钠酸性溶液中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搅拌,得到四氟铜酸钠沉淀;
通过离心洗涤干燥,得到四氟铜酸钠纳米颗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氯化铜和氢氟酸,其中:量取氢氟酸的分子数大于或等于所称量氯化铜分子数的两倍。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选择:
-所述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角、石墨、石墨烯、碳纤维、碳球、碳气凝胶、石墨炔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贵金属电极的材料是金、铂、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合金;
-所述贵金属电极是指贵金属丝、棒、片中的任意一种。
10.一种无酶葡萄糖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6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工具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公路隧道分布式变形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