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玉米籽粒发育基因ZmDek605的克隆、功能研究及标记挖掘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32712.5 申请日: 2019-11-22
公开(公告)号: CN110982826B 公开(公告)日: 2021-08-13
发明(设计)人: 李莉;彭奕萱;范开建;王建华;顾日良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29 分类号: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2;A01H5/10;A01H6/4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控制 玉米 籽粒 发育 基因 zmdek605 克隆 功能 研究 标记 挖掘
【说明书】:

发明描述了一个在玉米中编码PPR蛋白、特异性编辑线粒体蛋白亚基nad1基因608位点的ZmDek605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所述核苷酸序列和其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调控玉米籽粒发育、胚乳结构和成分的功能;并开发了该基因的功能标记,可用于玉米品质改良,具有重大的应用和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籽粒发育调控基因ZmDek605及其编码蛋白序列,属于作物分子 育种、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个控制玉米籽粒大小和品质相关基因ZmDek605的克隆及应用。

背景技术

Defective(Dek),是指在高等植物中,二倍体的胚或三倍体的胚乳发育受阻,导致受精 后种子发育迟缓的现象,本发明中指一种小粒突变体。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的一种重要 作物。玉米作为我国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在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已超过水稻和小麦,位 于首位。玉米不仅是人和动物的食物来源,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及能源作物。

玉米籽粒是玉米品质和产量的直接决定器官,因此研究玉米籽粒发育一直都是生物学 研究的热点。籽粒主要由来源于双受精的胚和胚乳组成,表面是由种皮包被(Bergeret al., 1999;Grafi et L.,1995)。在经典的马齿状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胚乳发育为几个不同物 理特性的部分,分别是传递层,糊粉层,淀粉胚乳细胞,和胚周区(Sabelli etal.,2009ab)。 其中分布在糊粉层下面的淀粉胚乳细胞(starchy endosperm cells)是组成胚乳的主要部分,细 胞内主要填充着淀粉粒和蛋白体,它们占到了胚乳总重量的80%-90%,分别是籽粒中淀 粉和蛋白的主要储藏场所(Birchler et al.,1993;Kiesselbachet al.,1999)。

玉米作为粮食作物的一大缺点就是蛋白中缺乏人类所必须的氨基酸。玉米籽粒中含有 70%左右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和6%左右的油脂。淀粉和蛋白主要贮藏在胚乳中,而胚 乳蛋白中醇溶蛋白占60%以上,而醇溶蛋白中人类所必须的氨基酸-赖氨酸含量极低。前期 研究发现,玉米粉质胚乳较角质胚乳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赖氨酸含量有所提升(Mertz et al., 1964)。而研究表明,粉质胚乳中赖氨酸含量的升高主要是因为其内部醇溶蛋白减少且非 醇溶蛋白增加所致(Azevedo RA et al.,2004;Lee et al.,1976;Wanget al.,2011)。由于玉米 籽粒是形成产量的重要因子,玉米籽粒大小会直接影响玉米的百粒重。因此,平衡高品质 (高赖氨酸含量)且不影响玉米产量的品系是现代高品质玉米育种研究的瓶颈。本发明公 开了两个影响玉米籽粒发育的突变体dek605-ds和dek605-de,并克隆了玉米ZmDek605基因, 该基因的突变会改变角质型的胚乳,促进高赖氨酸的粉质胚乳的形成。而该基因的缺陷型 突变体并克隆了该基因,生产应用中可通过回交选育,获得粉质且不影响种子大小的高质 高产玉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调控玉米籽粒发育基因ZmDek605的DNA序列、 cDAN序列和该基因所编码的功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所述基因编码蛋白是一种植物线粒 体、叶绿体及细胞核普遍存在的PPR类型蛋白,该在线粒体中特异性表达,并特异性识别线粒体nad1基因608位上的嘧啶(C)到尿嘧啶(U)的编辑。该功能的缺失导致玉米籽粒变小。

本发明的第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控玉米籽粒发育的新基因ZmDek605,其特 征在于,是选自如下1)或2)或3)或4)或5)的DNA分子:

1)SEQ ID NO.1所示的DNA分子(克隆自玉米自交系B73的基因组DNA):该DNA 的分子由2197个核苷酸组成,自5’末端第102位核苷酸为外显子,没有内含子。

2)SEQ ID NO.2所示的DNA分子(克隆自玉米自交系B73的cDN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2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