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倾角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3156.3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0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南秋明;李盛;唐健冠;郭会勇;王立新;杨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G01D5/353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王春娇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倾角 传感器 及其 检测 系统 | ||
一种光纤倾角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其中传感器中摆锤(5)布置在外壳(2)内下部,摆锤(5)两侧通过阻尼(11)与外壳(2)内壁连接,摆锤(5)顶部通过摆臂(4)与转轴(3)连接,摆臂(4)上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上设有滤光片(6),对应滤光片(6)在外壳(2)两侧分别开设光输入口(8)和光输出口(10),且在滤光片(6)与光输入口(8)之间、滤光片(6)与光输出口(10)之间均设置有准直器(9);检测系统包括宽带光源、波长解调仪、2个1×n分路器、n个光纤倾角传感器,n个光纤倾角传感器位于2个1×n分路器的n个端口之间。测量精度高、长期稳定性好;提高了传感网络的容量,降低了测量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倾角传感器,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光纤倾角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属于大型工程结构倾角测量及光纤传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各种地面上的大型结构如高层建筑、桥梁、大坝、大型装备都要经常监测它们相对于铅垂线的倾斜角度。目前,倾角测量传感器从工作原理上可分为气体摆式、液体摆式、固体摆式三种,气体摆式倾角传感器有较强的抗振动或冲击能力,但气体运动控制比较复杂,且测量精度不高;液体摆式倾角传感器系统稳定,在高精度测量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测量范围较小,对测量环境要求较高;固体摆式倾角传感器有明确的摆长和摆心,而在实用中产品类型较多为电磁摆式,其产品测量范围、精度及抗过载能力较高,但易受电磁干扰,复用性差,组网困难,难以满足工程大规模监测要求。
由于上述传统的倾角测量技术存在着种种弊端,近年来有人提出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应用于倾角测量。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开发的倾角传感器具有如下优点:一是可靠性好,能够实现绝对测量;二是抗电磁干扰,电绝缘,能于易燃易爆环境下工作;三是复用性好,多个光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地串接在同一光纤上,便于组成测量网络。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光纤光栅倾角传感器》(申请号:200310113187.8)提供的倾角测量传感器包括支架、摆锤、光栅,摆锤悬挂在支架上,能够自由地摆动,光纤光栅以能够阻止摆锤摆动的方式连接摆锤和支架,当被测物发生倾斜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摆锤有发生摆动的趋势,从而使对称布置的光栅波长移动互为相反,通过测量光栅反射光的波长移动量来计算倾斜角度。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摆锤-等截面梁光纤光栅倾角传感器》(申请号:201110023193.9)中将摆锤与等强度梁连接,被测物发生倾斜时,摆锤的重力惯性作用传递到等强度梁上,使对称粘贴于等强度梁正反面的光栅光谱移动方向互为相反,通过测量光谱的移动来计算倾斜的角度。但是,上述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开发的倾角传感器存在以下缺点:第一,以光纤光栅作为传感元件,结构设计较复杂,且容易损坏,不适合在工程中做长期监测使用;第二,当测量倾角较大时(大于5°时),由于结构设计造成的非线性,难以保证较高的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光纤倾角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光纤倾角传感器,包括外壳、摆锤,所述的摆锤布置在外壳内下部,摆锤两侧通过阻尼与外壳内壁连接,摆锤顶部通过摆臂与转轴连接,所述的转轴位于外壳内上部,所述的摆臂上设有中心孔,所述的中心孔上设有滤光片,对应滤光片在外壳两侧分别开设光输入口和光输出口,且在滤光片与光输入口之间、滤光片与光输出口之间均设置有准直器,所述的准直器与滤光片同轴。
还包括有安装底座,所述的外壳固定在安装底座上。
所述的准直器安装在支架上。
所述的支架为U形架,该U形架包括2个固定臂和底部的安装臂,两个准直器分别固定在2个固定臂上,安装臂固定在安装底座上。
所述的转轴由氧化锆陶瓷轴承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31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