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管道吊模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3262.1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3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尤本祥;刘玮玥;余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10 | 分类号: | F16L5/10;F16L5/02;F16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陈刚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利用 管道 装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管道吊模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为一体的第一组合件(1)和第二组合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件(1)和第二组合件(2)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均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一组合件(1)和第二组合件(2)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定位管道的定位板(3),两个所述定位板(3)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半圆形的管道槽口(4),两个所述管道槽口(4)的侧壁上均设有密封结构,所述第一组合件(1)和第二组合件(2)的内部均设有锁止组件和定位槽(7),所述第一组合件(1)上的锁止组件与第二组合件(2)上的定位槽(7)匹配连接、所述第一组合件(1)上的定位槽(7)与第二组合件(2)上的锁止组件匹配连接实现管道防漏预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管道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锁止组件均包括卡爪(8)、拉杆(9)、夹持杆(10)、第一滑槽(11)、第二滑槽(14)和锁止件(6),两组所述卡爪(8)分别活动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滑槽(11)内,两组所述卡爪(8)上均铰接连接有连杆(12),两组所述连杆(12)远离卡爪(8)的一端设有齿轮(13),两组所述拉杆(9)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滑槽(14)内且两组拉杆(9)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块(16),两组所述拉杆(9)的外侧均套设有复位弹簧(15),两组所述拉杆(9)上均开设有与齿轮(13)啮合的齿牙,所述齿牙与复位弹簧(15)分别位于挡块(16)的两侧,两组所述拉杆(9)远离齿轮(13)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夹持杆(10)铰接连接,两组所述夹持杆(10)上均固定连接有一凸轮(18),所述第一组合件(1)和第二组合件(2)上均设有与对应的凸轮(18)相匹配的凹槽(19),所述夹持杆(10)通过凸轮(18)挤压凹槽(19)带动拉杆实现卡爪(8)与定位槽(7)的匹配连接,并利用所述锁止件(6)实现固定夹持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管道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锁止件(6)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组合件(1)和第二组合件(2)上,两组所述锁止件(6)上均设有与对应的夹持杆(10)相匹配的锁止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管道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组合件(1)和第二组合件(2)上的所述定位槽(7)内均设有固定柱(20),所述卡爪(8)相对于对应固定柱(20)的一侧壁上均设有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弧形夹板(27)和压缩弹簧(5),所述弧形夹板(27)通过压缩弹簧(5)连接在卡爪(8)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管道吊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为弹性垫层,所述弹性垫层的弹力小于压缩弹簧(5)的弹力的橡胶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管道吊模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第一组合件(1)和第二组合件(2)与混凝土接触的一侧面上贴上双面胶以及位于双面胶内侧的表面上涂抹脱模剂;
S2、在第一组合件(1)和第二组合件(2)上安装适合预埋管道直径的定位板(3),通过定位板(3)上的密封结构与预埋管道接触后,将第一组合件(1)和第二组合件(2)带有双面胶的一侧与混凝土粘结;
S3、通过锁止组件与对应的定位槽(7)匹配,转动夹持杆(10)通过凸轮(18)挤压凹槽(19)进而拖拽拉杆(9),进而带动与拉杆(9)上齿牙啮合齿轮(13)的转动,使其卡爪(8)与定位槽(7)或弧形夹板(17)与固定柱(20)实现匹配连接且密封结构处于压缩状态,最后利用转动锁止件(6)将夹持杆(10)实现固定;
S4、待浇筑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转动锁止件(6)、夹持杆(10)松弛拉杆(9),拉杆(9)在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实现卡爪(8)与定位槽(7)或弧形夹板(17)与固定柱(20)的分离,即可拆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32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