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净水机水质检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3349.9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乐芬(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29;G01N5/00;G01N31/16;G01N21/78;G01N21/83;G01N21/82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江浦街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净水 水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净水机水质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净水机的出水端接取四份100mL净水机净化后的水,仔细观察水的颜色。根据水的颜色进行初步判断,取其中一份的水,进行氯化物检测,取其中一份的水,进行硫酸盐的检测,取其中一份的水,进行硝酸盐氮的检测,取其中一份的水,进行氟化物的检测;本发明中,先通过观察水的颜色,对水进行初步检测,通过水中滴入双氧水,在双氧水的强氧化作用下,氰化物与双氧水反应,使沉淀为氯化银,通过酚二磺酸在碱性环境下与水中的硝酸盐氮进行反应,然后进行比色测定,通过加入缓冲介质、氟试剂和硝酸镧溶液,在缓冲介质的作用下,氟离子与氟试剂和硝酸镧反应,检测结果准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用净水机水质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平时所讲的净水器,一般是指用作家庭使用的小型净化器。其技术核心为滤芯装置中的过滤膜,目前主要技术来源于超滤膜和RO反渗透膜两种。净水器的功能就是过滤水中的漂浮物、重金属、细菌、病毒、余氯、泥沙、铁锈、微生物等都去除掉,它具备精度高的过滤技术,家庭使用的净水器五级过滤技术第一级为滤芯又称PP棉滤芯(PPF),第二级颗粒活性碳(UDF)滤芯,第三级为精密压缩活性炭(CTO)滤芯,第四级为反渗透膜或超滤膜,第五级为后置活性炭(小T33)。净水器不仅对自来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适用,也能过滤到常规自来水中的余氯,同时可以改善用水口感。
净水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会发生一定的损耗,净水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一般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对净水机净化后的水进行检测,来判断净水机的工作是否正常,对水的检测一般主要为水中氯化物含量检测、水中硫酸盐含量检测、水中硝酸盐氮含量检测和水中氟化物含量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在对水中氯化物进行检测时,水中的氰化物会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准确度偏低;在对水中硝酸盐氮进行检测时,水中的酸性离子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在对水中的氟化物进行检测时,检测步骤较为繁琐,且检测结果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家用净水机水质检测的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净水机水质检测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净水机水质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净水机的出水端接取四份100mL净水机净化后的水,仔细观察水的颜色,若水的颜色出现微黄色,则水中的三价铁离子较多,若水的颜色偏蓝色,则水中的二价铜离子较多,若水的透明度较低,则水中含有较多的悬浮微颗粒;
S2,取其中一份100mL的水,进行氯化物检测,水中的氯化物的含量会对饮用水的质量造成影响,作为人们生活中的饮用水,氯化物的含量不能过高,如果氯化物的含量过高会与水中的钠离子和镁离子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饮用水发生不同味道的变化,当饮用水的味道过重时则不能作为正常饮用水进行使用,向所取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检测,并向所取水中滴入双氧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将产生的白色沉淀过滤出来,进行烘干处理,然后称取白色沉淀的重量,沉淀为氯化银,可通过氯化银的重量进行水中氯化物含量的计算,双氧水能够与水中的氰化物反应,防止出现氰化物沉淀,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乐芬(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普乐芬(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33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