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嵌入式ARM的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电量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3468.4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3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马青云;施勇;杨华惠;彭道刚;王永坤;王丹豪;蔡言兴;欧阳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嵌入式 arm 电力 联网 智能 电量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ARM的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电量终端,其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分别并接于输电线路的一侧,然后与测控模块连接、测控模块、有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及显示模块依次连接,无线通信模块将控制模块与分析处理模块连接,并进行数据的上载和下载,测控模块、有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各由一块ARM芯片做为主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抗干扰性性能好等优点,避免了传统电力设备监测线路耗能多、故障查找困难等缺点,有效提高电力设备的有效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用电设备数据采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ARM的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电量终端。
背景技术
用电设备具有分布广泛、规模大等特点。为了保证当前用户侧用电,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对用电设备进行分散式监控,数据采集部分则成为监控用电设备的重要环节。当前来看,一方面随着交直流输电规模的迅速扩大,分布式发电设备接入类型和数量的快速增加,导致电网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对传统电网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新进出现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也对电网的功能和运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结合泛在物联技术将现有电力系统建设成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未来电力能源体系的发展新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符合未来电力能源体系的发展新趋势,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低成本、低功耗、抗干扰性好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智能电量终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嵌入式ARM的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电量终端,包括: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用来连接输电线路,采集交流输电参数;
测控模块,用来连接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用于获取互感器低电压低电流下的交流模拟量参数,并转换为数字量;
有线通信模块,用于连接控制模块和测控模块,将测控模块的信息通过有线传递给控制器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
控制模块,用来控制系统的运行进程、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在线服务器分析模块下行指令的执行;
显示模块,用于输出显示控制模块得到并且分析后的有效数据;
无线通信模块是在控制模块控制下,用来进行终端的无线数据上传服务和在线服务器的指令下发服务;
电源模块,为本基于嵌入式ARM的泛电力物联网智能电量终端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
在线服务器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得到本地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智能预测与故障诊断;
其中,所述测控模块、有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各由一块ARM 芯片做为主控;
所述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分别并接于输电线路的一侧,然后与所述测控模块连接、所述测控模块、所述有线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依次连接及所述显示模块依次连接,所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分析处理模块连接,并进行数据的上载和下载。
进一步的,所述测控模块包括滤波电路、频率采样电路、A/D采集电路、AD 芯片、ARM处理器、异步串行接口,所述滤波电路连接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频率采样电路,所述ARM处理器连接AD芯片、异步串行接口。
再进一步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侧的高电压电流和ARM处理器端的低电压电流相隔离,预留串口屏幕接口和按键接口,测量侧供电有串口提供。
再进一步的,所述测控模块所测得的参量包括交流电流、交流电压、有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累计电量。
进一步的,有线通信模块所需要的通信协议包括测试字符串、自定义协议、ModBus RT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大学,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34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