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类栽培装置及其在黑木耳种植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3654.8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0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玲;张童舒;李治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A01G18/6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刘梅 |
地址: | 13011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类 栽培 装置 及其 黑木耳 种植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适用于种植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菌类栽培装置,包括:支架机构,通过装配方式组成,用于活动安置菌袋以栽培菌类;传送机构,支撑设置在支架机构底部,用于带动支架机构沿传送机构的运行轨迹同步运动,并形成间歇的等角度同向转动;喷洒机构,对应传送机构设置,且和支架机构相对,用于对支架机构上安置的菌袋进行喷洒浇灌。本发明中传送机构启动后带动支架机构沿着传送机构的轨迹同步运动,在带动整个支架机构运动时,可以便于支架机构上种植的菌类均匀的接受日照和浇灌,同时在支架机构随传送机构移动时,还会间歇的产生等角度的同向转动,这样可以便于喷洒机构喷水浇灌均匀,也可以更好的使各部分种植的菌类获得同样的种植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菌类栽培装置及其在黑木耳种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木耳立体栽培空间密度较大,还要修建供人穿行的道路,十分拥挤,且不便于木耳的挂袋、采摘和落袋,人员穿行还可能损伤木耳,影响品质。
现有技术多为非智能化的固定式吊袋栽培,所有菌袋无法自动移动、转动,主要靠人力进行采摘、喷水以及逐一检查生长状况,易出现光照不均、温湿度把控不当等问题,且种植人员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类栽培装置,旨在解决菌袋内外两侧光照不同、喷洒不均匀等问题,同时减轻种植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木耳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菌类栽培装置,包括:
支架机构,通过装配方式组成,用于活动安置菌袋以栽培菌类;
传送机构,支撑设置在支架机构底部,用于带动支架机构沿传送机构的运行轨迹同步运动,并形成间歇的等角度同向转动;
喷洒机构,对应传送机构设置,且和支架机构相对,用于对支架机构上安置的菌袋进行喷洒浇灌。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输送结构,支撑设置在支架机构下方,用于带动支架机构沿输送轨迹方向同步移动;
侧封堵结构,配合设置在输送结构运行轨迹两侧,用于支撑配合输送结构,并在支架机构沿输送轨迹方向移动时通过配合形成支架机构的间歇等角度同向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输送结构上连接设置有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和支架机构活动配合,用于支架机构的活动安装,且限制支架机构和插头组件在输送结构的输送下同步运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输送结构的输送轨迹呈封闭式线路。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喷洒机构包括:
浇灌结构,固定设置在输送结构的运行轨迹所围成的空间内,且输出端和支架机构相对设置,用于对支架机构上的菌袋进行喷水;
控制结构,与浇灌结构的控制线路电连接,用于感应环境中的湿度情况并根据预定的湿度标准控制浇灌结构启闭。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支架机构包括:
衔接结构,配合连接在插头组件上,用于和插头组件之间活动连接,且限制沿插头组件周向的转动;
安置结构,转动配合设置在衔接结构远离插头组件一端,且和侧封堵结构对应配合,用于安置菌袋,且在衔接结构和插头组件配合带动下和输送结构同步移动,并在移动中和侧封堵结构间歇配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安置结构包括:
支撑组件,活动连接在插头组件上,且靠近插头组件一侧和侧封堵结构对应配合,用于配合插头组件形成同步移动以及配合侧封堵结构形成转动;
固定组件,活动连接在支撑组件上,用于菌袋的活动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36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