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头部冷却定位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4824.4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5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卢加平;房人麟;时远;李九龙;张伟;桂韬;邓远灏;黄顺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R3/42 | 分类号: | F23R3/42;F23R3/58;F23R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张梦龙 |
地址: | 610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 火焰 头部 冷却 定位 结构 | ||
1.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头部冷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器安装座(12)、头部转接段(13)、挡溅盘(15),所述挡溅盘(15)前端与头部转接段(13)后端连接,头部转接段(13)前端与旋流器安装座(12)后端连接,在旋流器安装座(12)与头部转接段(13)之间、头部转接段(13)与挡溅盘(15)之间形成冷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头部冷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转接段(13)上设有气膜孔(19),所述气膜孔(19)为通孔,冷却气流从头部转接段(13)前端通过气膜孔(19)进入头部转接段(13)与挡溅盘(15)之间的冷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头部冷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孔(19)有若干个;所述气膜孔(19)为直孔、斜孔或带复合倾角的多斜孔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头部冷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转接段(13)与挡溅盘(15)之间的冷却通道包括通向火焰筒承力壁的冷却通道和通向火焰筒头部的冷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头部冷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溅盘(15)前端设置T形凸台(25)与矩形导流槽(26),头部转接段(13)后端设置环形凸台(17),所述T形凸台(25)与环形凸台(17)对接固定,矩形导流槽(26)形成通向火焰筒头部的冷却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头部冷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旋流器安装座(12)的凸耳(22)后端设置圆柱形凸台,凸台与头部转接段(13)前端对接固定,所述凸耳(22)与头部转接段(13)形成间隙,凸耳(22)不遮挡气膜孔(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头部冷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旋流器安装座(12)、头部转接段(13)、挡溅盘(15),通过螺栓和自锁螺母(14)固定连接,所述螺栓从凸耳(22)的孔内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头部冷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转接段(13)前端设置环形凸台(16),旋流器安装座(12)后端设置环形凹槽(21),所述环形凸台(16)与环形凹槽(21)为止口定位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任意一项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头部冷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转接段(13)中心线与发动机中心线成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48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