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次生林地的有害藤本综合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6875.0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2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韦萍萍;苏应娟;胡亮;李鸣光;昝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7/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次生 林地 有害 综合防治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次生林地的有害藤本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清除次生林林窗或林缘空地的目标有害藤本;
S2.在步骤S1清除有害藤本后形成的干净地块密集种植禾草植物;
S3.在步骤S2密集种植形成的禾草群落分布区进行木本植物群落改造,使其郁闭成林,最终形成不适合有害藤本和其他杂草生存的生境,从而抑制有害藤本生长,达到长期有效防治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藤本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藤本为草质藤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藤本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清除为采用物理清除或化学防除方法;所述物理清除实施时间为每年3~4月份,物理清除不仅要清除地上部分藤茎,同时要清除地下根系;所述化学防除实施时间为每年秋季有害藤本种子成熟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藤本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禾草植物为成株高度在50~100cm范围内,地下根系相对容易清除的禾本科草本;所述密集种植的方式为撒播种植,每平方米种子不少于50粒,禾草群落形成后盖度不低于90%,在禾草播种至长成90%以上盖度的禾草群落期间,有不少于一次的人为管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藤本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禾草植物为防治地已有的分布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藤本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选择的群落改造树种为乡土树种,林窗位置种植的树种与次生林原有物种相同,林缘位置种植藤本抗性较强的树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害藤本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藤本抗性较强的树种为血桐或幌伞枫。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有害藤本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木本植物群落改造树种树苗高度不小于100cm,树苗种植行间距不大于200cm×20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藤本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禾草群落进行木本植物群落改造时,仅清除种植条带上的禾草,并在种植条带上铺上地膜,防止草本竞争,种植条带以外的部分,仍保留禾草,以防有害藤本重新占领生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未经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68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