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7495.9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7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良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22;E03F5/14 |
代理公司: | 37295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小龙 |
地址: | 25507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初期雨水 泵站 环形水管 总排水管 贯通连接 雨水 入水管 泥沙 分离功能 环绕布置 直接加压 沉淀池 防泥沙 泥浆泵 专用的 泥浆 合流 沉积 沉淀 智能 排放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包括泵站本体、雨水总入水管、环形水管、总排水管,雨水总入水管与泵站本体贯通连接,环形水管环绕布置于泵站本体外部,总排水管与环形水管贯通连接。本发明带有初期雨水分离功能,可将含有大量泥沙的初期雨水排到专用的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然后通过泥浆泵将初期雨水抽走,对其内部含有的泥浆进行利用。后期雨水含有泥沙较少,直接加压排入到总排水管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
背景技术
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是城市排水系统中必不可以的重要帮手。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城市城区和道路上的雨水、积水通过管道时提动力,将雨水、给水从市政管网输送至排放地或处理场所。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采用全地埋式安装,一般分为中途泵站和终端泵站。通常,雨水和污水依靠自重重力的作用,从管道输送,因为地势或淤泥的影响,流动动力不足。而设置中途泵站,可以为管道中的流水提供足够的输送动力,提高排放速度,保证管道中的水排放通畅。而设置终端泵站,则是为了让雨水、污水顺利流入终点。通畅终端泵站的功率会更大一点。当前,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不具备初期雨水分离的功能,但初期雨水多含有大量泥沙以及其它污物,后期雨水较为干净,两者混合一起排放不利于雨水的综合治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本发明带有初期雨水分离功能,可将含有大量泥沙的初期雨水排到专用的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进行沉淀,然后通过泥浆泵将初期雨水抽走,对其内部含有的泥浆进行利用。后期雨水含有泥沙较少,直接加压排入到总排水管内部。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防泥沙沉积和初期雨水排放的智能雨污合流泵站,包括泵站本体、雨水总入水管、环形水管、总排水管,雨水总入水管与泵站本体贯通连接,环形水管环绕布置于泵站本体外部,总排水管与环形水管贯通连接。
所述的泵站本体内部设有雨水通道,雨水总入水管与雨水通道贯通连接,雨水通道上设有分隔墙,雨水通道以及分隔墙将泵站本体内部分隔有后期雨水池以及初期雨水沉淀池,后期雨水池位于分隔墙与泵站本体墙面之间,初期雨水沉淀池位于雨水通道下方。
雨水通道末端设有垂直的隔离墙,隔离墙上设有下水口,雨水通道内部的雨水通过下水口流入到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下水口上设有密封门,隔离墙与初期雨水沉淀池之间设有初期雨水沉淀池检修通道。
分隔墙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高于下水口。
后期雨水池内部设有均布有若干个潜水泵,潜水泵出水管与环形水管贯通连接,
初期雨水沉淀池内部设有泥浆泵,泥浆泵出口处设有泥浆排出管,泥浆排出管穿设至泵站本体外部。
优选的,还包括粉碎池,所述的粉碎池设置于泵站本体与雨水总入水管之间,雨水总入水管与粉碎池贯通连接,粉碎池与泵站本体之间通过粉碎池出水管贯通连接,粉碎池内部设有粉碎型格栅,雨水总入水管内部的雨水经过粉碎型格栅过滤粉碎后进入到粉碎池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粉碎池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对称设有导杆,每一侧内壁上至少设有两根导杆,两侧的导杆之间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内部穿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各设有一个滑套,滑套滑动套设于导杆上,支撑板外部包裹有安全浮板,安全浮板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安全浮板最低高度离粉碎池底面距离大于1m。
所述的粉碎池出水管入口处设有格栅,格栅位于粉碎池内部。
优选的,潜水泵两侧设有隔板,隔板与分隔墙之间设有倾斜的导流坡,导流坡位于分隔墙一侧的高度高于位于隔板一侧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良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良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7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海绵城市前置塘的延迟溢流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治城市内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