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模折边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7770.7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0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50/26 | 分类号: | B31B50/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3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模折边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模折边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轴承座、第一轴承、滚珠丝杆组件、第二轴承、拉模杆、镀铬轴、U型轴承、偏心轴、感应器、滑铜套、连轴器和限位套;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连轴器与滚珠丝杆组件,滚珠丝杆组件通过连轴器与拉模杆连接,且拉模杆与模具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通过滚珠丝杆组件与第二轴承连接,模具内部的两侧安装有镀铬轴,滚珠丝杆组件上安装有U型轴承和偏心轴。本发明相对于传统拉模结构,更加灵活,且可进行长短边分层折边,是快速换模的前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拉模折边机构。
背景技术
拉伸是指使高聚物中的高分子链沿外作用力方向进行取向排列,从而达到改善高聚物结构和力学性能的一种方法。拉伸可分为单轴拉伸和双轴拉伸两种,前者使链沿一个方向进行取向排列,后者使链沿平面进行取向排列,一般做类似产品要用拉伸和折边两套模具,并且产品同心度差,机床运动行程要求大,因此生产效率不高,且不良品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模折边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模折边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轴承座、第一轴承、滚珠丝杆组件、第二轴承、拉模杆、镀铬轴、U型轴承、偏心轴、感应器、滑铜套、连轴器和限位套;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连轴器与滚珠丝杆组件,滚珠丝杆组件通过连轴器与拉模杆连接,且拉模杆与模具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通过滚珠丝杆组件与第二轴承连接,模具内部的两侧安装有镀铬轴,滚珠丝杆组件上安装有U型轴承和偏心轴。
优选的,所述模具的内部底端安装有限位套。
优选的,所述模具的顶部两侧安装有轴承座。
优选的,所述拉模杆上套有滑铜套。
优选的,所述模具的外表面上通过固定件安装有感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折边机构相对于传统的折边机构,能够自动的对纸盒的塑封膜进行折边,折边效率高、折边规格基本一致,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为后续的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模具中的可调节U型轴承与镀铬轴之间的配合距离,以此消除加工误差,提高精度,上下端的双重导向作用,使得整个拉模折边过程非常平稳,且位置准确,大大提高产品质量,整个拉模折边组件可安装在压盒主滑块上,跟随主滑块一起运动,可在任意位置进行折边动作;相对于传统拉模结构,更加灵活,且可进行长短边分层折边,是快速换模的前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偏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2、轴承座;3、第一轴承;4、滚珠丝杆组件;5、第二轴承;6、拉模杆;7、镀铬轴;8、U型轴承;9、偏心轴;10、感应器;11、滑铜套;12、连轴器;13、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77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