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化脱硫废液的资源化处理工艺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7777.9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1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柴思琪;张国杰;李国强;张晓娣;张琪琦;王吉明;吴辰垒;臧鹏超;张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10B57/04;C01C1/24;C02F101/34;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脱硫 废液 资源 处理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化脱硫废液的资源化处理工艺和装置,所述工艺是将脱硫废液进行预处理,将其pH值调节至4.0~5.5。再对脱硫废液进行过滤操作,加压处理,然后与加热处理和催化氧化后的脱硫废液进行换热。将换热后的脱硫液进行蒸发浓缩,其中冷凝液直接进行生化处理,浓缩液进行催化转化处理,过滤得到硫酸铵溶液,进入硫铵母液槽回收硫酸铵产品。本发明将硫氰酸铵、硫代硫酸铵转化为硫酸铵,实现了盐的温和转化,解决了硫氰酸铵积压的问题;脱硫废液提盐后,水可直接进入生化处理,解决了系统涨液和水平衡等问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脱硫废液的资源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化脱硫废液的资源化处理工艺和装置,属于焦化领域。
背景技术
焦炉煤气在脱硫过程中,由于副反应的发生,会产生硫代硫酸铵、硫氰酸铵和硫酸铵等无机盐。当上述无机盐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脱硫效率会下降,为保证体系的脱硫效率,需要定期补充新鲜的脱硫液,并且定期向外排放脱硫废液。由于脱硫废液中脱硫副产物含量相对较高,直接外排不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急需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在现有技术中,企业通常将脱硫废液加入炼焦煤中,在焦炉中使其高温分解。该方法不但会增加炼焦过程的能耗,还会影响焦炭的质量。
中国专利CN 102795643 A公开了“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提取硫氰酸铵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硫代硫酸铵,硫酸铵和硫氰酸铵在甲醇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将脱硫废液蒸干得混盐,加入甲醇搅拌,过滤,低温冷冻,过滤,得到87-94%的硫氰酸铵晶体,所得滤液再加入混盐循环操作。该方法得到的硫氰酸铵晶体纯度不高,滤液中硫代硫酸铵和硫酸铵未得到有效利用,经济效益较低。
中国专利CN 104071807A公开了“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铵的新工艺”,将该工艺脱硫废液中加入活性炭脱色,过滤,蒸发结晶得混盐,再用乙醇萃取、通氮气压滤、结晶离心得硫氰酸铵晶体,将滤渣低温干燥,加入褐煤粉、磷酸一铵、氯化钾以及有机料液搅拌,造粒得有机肥。该方法实现了硫代硫酸铵和硫酸铵的回收利用,但该法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冷凝液体,且操作工序较为复杂,工艺投资较大。
中国专利CN109534540A公开了“脱硫废液的脱色方法和脱硫废液提盐方法”,该方法针对不同的脱硫废液,采用稀硫酸调整pH值,加入活性炭真空脱色。脱色废液经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得硫酸铵,将滤液再次蒸发结晶得硫氰酸铵。该法脱色效果稳定,但蒸发操作所得的冷凝水含杂质多,无法进行生化处理,只能在系统循环,导致系统涨液,水平衡出现问题。
以上工艺提取出的硫氰酸铵等副盐市场需求较小,导致产品积压、难以销售的问题非常突出。而且该方法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液体,冷凝液中COD、NH3-N和硫化物含量较高,返回脱硫系统容易引起涨液,而企业的生化系统又无法处理。
因此,焦化企业急需一种焦化脱硫废液的资源化处理工艺。对焦化脱硫废液中的硫氰酸铵、硫代硫酸铵等副盐进行高效的回收转化,解决硫氰酸铵市场需求小,难以销售等问题。同时,对脱硫废液中的水进行有效处理,使得经脱硫废液提盐后的水能够进入生化处理,进而解决系统涨液等问题;实现焦化脱硫废液的处理对提高焦化企业利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焦化脱硫废液的资源化处理工艺,获得高品质的硫酸铵产品,解决硫氰酸铵难以销售的问题,实现焦化脱硫废液的资源化处理。
脱硫废液中的主要有机物为苯酚类物质,本发明通过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利用空气中的氧实现了苯酚的有效降解,使脱硫废液中的水质达到生化处理的要求。针对脱硫废液中硫代硫酸铵,硫氰酸铵的混合盐,分别采用预处理,催化转化方式,转化为单一产品硫酸铵。反应方程式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焦化脱硫废液的资源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7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层压滤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杀灭布氏杆菌的消毒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