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评估有毒微藻生态风险安全阈值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8305.5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沿;宋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16C20/70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6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评估 有毒 生态 风险 安全 阈值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海洋监测领域,一种评估有毒微藻生态风险安全阈值的方法,不同海域目标有毒微藻培养并获取毒性数据,根据毒性研究结果确定的毒藻LC50或LC30等毒性值,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的生态模型评价法,评估有毒微藻的生态风险,根据有毒微藻的毒性当量和各实验生物的毒性值,确定一个可接受的效应水平终点(HC5),评价不同密度有毒微藻的水生态物种敏感性风险,提供一个系统95%物种可靠保证的模型,定量阐述有毒微藻的区域生态风险。本发明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通用的有毒微藻生态风险安全评价方法不受藻类生物变异性影响,不同水域可以从最初的分离培育开始再建模进行评估,评估精准,因地制宜,普适性强,操作简单且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特别涉及赤潮微藻生态风险评价。
背景技术
有毒微藻在我国分布广泛的有网状原角藻、微小亚历山大藻和利玛原甲藻等。
网状原角藻(Protoceratium reticulatum)是微小的海洋浮游甲藻,在适当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能爆发性繁殖形成赤潮。赤潮微藻网状原角藻能分泌产生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s,YTXs),可积累在贝类等滤食性生物体内的一类多环聚醚海洋微藻毒素。毒理结果表明YTXs会对心脏、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损伤。欧盟规定了贝等生物中的YTXs限制标准是3.75mg/kg。网状原角藻在我国广泛分布,是我国北黄海虾夷扇贝毒素的主要来源。研究揭示网状原角藻对共存的浮游动物、微藻等其他生物具有毒害或抑制作用,在发生赤潮的水体,网状原角藻的细胞会对水体的生物组成结构产生影响,具有生态风险。
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是微小的海洋浮游甲藻,在适当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能爆发性繁殖形成赤潮。赤潮微藻微小亚历山大藻及其他种亚历山大藻能分泌产生麻痹性贝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可积累在贝类等滤食性生物体内的含氮剧毒海洋微藻毒素。毒理研究结果表明PSP会堵塞细胞纳离子通道使食用者面部、肌肉等麻痹,严重者导致死亡。欧盟规定了贝等生物中的PSP限制标准是0.8mg/kg。包括微小亚历山大藻的该种属在我国海域广泛分布,能对共存的浮游动物等其他生物具有毒害或抑制作用,在发生赤潮的水体,微小亚历山大藻等毒藻的细胞会对水体的生物组成结构产生影响,具有生态风险。
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是微小的海洋底栖甲藻,在适当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能爆发性繁殖形成赤潮。利玛原甲藻能分泌产生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poisoning,DSP),主要成分为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和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DTXs),可积累在贝类等滤食性生物体内的环醚海洋微藻毒素。毒理结果表明,OA和DTXs会导致食用者消化系统中毒,腹泻、腹痛等,腹泻性贝毒还能增加消化道肿瘤的发生。欧盟规定了贝等生物中的DSP限制标准是0.2mg/kg。利玛原甲藻在我国广泛分布,能对共存的浮游动物等其他生物具有毒害或抑制作用,在发生赤潮的水体,利玛原甲藻的细胞会对水体的生物组成结构产生影响,具有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评价(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是预测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产生有毒有害影响可能性的过程,是继人类健康风险评价发展起来的新研究热点。生态风险评价是量化有毒有害物质的生态危害的重要手段,最终得出安全浓度阈值或风险值,为制定环境管理决策和与其相关的标准或基准提供参考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未经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8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