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镜旋转拆卸的LED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8850.4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5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柳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柳先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K9/69;F21V17/10;F21V23/0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晓兰 |
地址: | 437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镜 旋转 拆卸 led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旋转拆卸的LED灯,包括组装连接单元;组装连接单元包括下组装单元和上组装单元;上连接座上设置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卡爪;卡爪的下端面与上连接槽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与下限位环的厚度相等;下限位环的圆柱面上成型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上下贯穿的供卡爪竖直穿过的限位避让槽;上连接座的底面上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长方体状的连接插杆;下组装单元由自下而上插入到下壳体内的下组装主体和抵靠住下壳体下端面的下限位板组成;下组装单元的上端面成型有一对供连接插杆竖直插入的下连接插槽;下限位板上设置有插杆限位单元;插杆限位单元用于限制连接插杆在下连接插槽内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镜旋转拆卸的LED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照明技术的不断进步,LED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高效的半导体光源,在照明领域得到应用。LED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低发热、省电和寿命长的优点,因此其应用越来越广泛。LED灯将逐渐取代白炽灯和卤素灯等传统照明灯具。市场中存在的LED灯多数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外壳,少数为采用玻璃材质制成外壳,但也往往参杂了其他材质的零部件用于固定。现有的玻璃材质LED灯普遍各部件连接通常采用打胶固定,这样在灯不点亮时影响LED灯的整体外观,同时拆卸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的LED灯拆卸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透镜旋转拆卸的LED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透镜旋转拆卸的LED灯,包括灯壳、透镜、驱动板和光源板;光源板连接在驱动板的上端;灯壳由上部的半椭圆形壳体状的上壳体和中心上下贯穿的矩形框状的下壳体组成;透镜呈半椭圆壳体状;透镜的外表面上端成型有圆环状的上限位环、下端成型有圆环状的下限位环;还包括组装连接单元;组装连接单元包括下组装单元和上组装单元;上组装单元包括圆柱状的上连接座;上连接座的上端面中心成型有供下限位环插入的圆柱槽状的上连接槽;上连接槽的底面成型有供光源板和驱动板穿过的上下贯穿的上避让穿孔;上连接座上设置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卡爪;卡爪的下端面与上连接槽的底面之间的间距与下限位环的厚度相等;下限位环的圆柱面上成型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上下贯穿的供卡爪竖直穿过的限位避让槽;上连接座的底面上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设置的长方体状的连接插杆;下组装单元由自下而上插入到下壳体内的下组装主体和抵靠住下壳体下端面的下限位板组成;下组装主体的上端面中心成型有供驱动板插入的插设限位槽;下组装单元的上端面成型有一对供连接插杆竖直插入的下连接插槽;下限位板上设置有插杆限位单元;插杆限位单元用于限制连接插杆在下连接插槽内的位置;当上限位环抵靠住灯壳的上端面时,透镜的底面抵靠住光源板的上端面、下限位板的上端面抵靠住下壳体的底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插杆限位单元包括一对驱动限位块;一对下连接插槽远离的端面分别成型有左右移动槽;左右移动槽位于下限位板上;驱动限位块左右移动设置在相应侧的左右移动槽内;连接插杆的下端成型有左右贯穿的驱动限位孔;驱动限位孔的下侧壁成型为倾斜面并且一对驱动限位孔的下侧壁靠近的一端高于远离的一端;驱动限位块的前后宽度与驱动限位孔的前后宽度相等;一对驱动限位块靠近的端面下边形倒角并且此倒角倾斜面与相应侧的驱动限位孔的下侧壁配合;当一对驱动限位块相距最远时,一对驱动限位块靠近的端面分别与一对下连接插槽远离的侧壁平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下限位板的左右端面水平穿设并且枢接有驱动限位螺栓;驱动限位块左右贯穿设置有与驱动限位螺栓配合的驱动螺纹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下连接插槽的下端贯穿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卡爪位于上连接槽的内圆柱面上端;上连接座的上端面成型为与透镜的外表面下端配合的椭圆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上连接槽的高度与下限位环的厚度相同;卡爪位于上连接座的上端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驱动板的底部设置有一对电极线;电极线呈刚性并且竖直穿过插设限位槽的下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柳先,未经徐柳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8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形拉链链牙与织带的缝合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天线结构和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