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聚物掺杂纳米钛酸盐-Fe2 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8907.0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旭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旭烈 |
主分类号: | C08L51/00 | 分类号: | C08L51/00;C08K13/02;C08K3/04;C08K3/24;C08K3/22;C08K5/5435;C08F259/08;C08F21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王肖林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聚物 掺杂 纳米 钛酸盐 fe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介电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共聚物掺杂纳米钛酸盐‑Fe2O3复合介电材料及其制法,包括以下配方原料:纳米钛酸盐‑Fe2O3复合材料、羟基化碳纳米管、硅烷偶联剂、聚偏氟乙烯、苯乙烯、过硫酸铵、甲基丙烯酸。该一种共聚物掺杂纳米钛酸盐‑Fe2O3复合介电材料及其制法,碳纳米管大幅增强了共聚物的介电常数,降低了共聚物材料的介电损耗,硅烷偶联剂改善了碳纳米管在共聚物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Nd3+掺杂在BaTiO3中形成A位型离子替代,改善BaTiO3的介温特性,提高BaTiO3在室温下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性能,原位法制备的Nd掺杂BaTiO3‑Fe2O3复合材料具有壳‑核结构,避免了BaTiO3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团聚,Fe2O3增强了Nd掺杂BaTiO3与共聚物之间的界面极化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共聚物掺杂纳米钛酸盐-Fe2O3复合介电材料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介电材料是一种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以发生极化、电导、损耗和击穿等现象的材料,介电材料是以电极化为特征的材料,通过感应而非传导的方式传递、存储或记录电场的作用和影响,其中电极化是在外电场作用下,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电偶极矩的现象,介电常数是表征电介质的最基本参数,一般要求介电材料的电介质的介电常数越大越好,电极间距越小越好,电极面积越大越好。
介电材料主要分为气体电介质材料,包括非极性气体如H2、N2等,极牲气体如CH4、NO等;液体电介质材料,包括非极性和弱极性液体如苯、汽油等,极性液体如乙醇、水等;固体电解质材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电介质材料,主要有陶瓷和高聚物等,但是目前的聚合物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较低,介电性能较差,并且加入的无机介电材料在聚合物材料中分散性和相容性较差,容易团聚和结块,产生的介电性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预期和需求。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聚物掺杂纳米钛酸盐-Fe2O3复合介电材料及其制法,解决了聚合物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较低,介电性能较差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无机介电材料在聚合物材料中,分散性和相容性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共聚物掺杂纳米钛酸盐-Fe2O3复合介电材料及其制法,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配方原料:8-26份纳米钛酸盐-Fe2O3复合材料、1-2份羟基化碳纳米管、5-8份硅烷偶联剂、45-52份聚偏氟乙烯、20-24份苯乙烯、1-2份过硫酸铵、2-4份甲基丙烯酸。
优选的,所述纳米钛酸盐-Fe2O3复合材料为纳米Nd掺杂BaTiO3-Fe2O3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瓶a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剂,再加入(CH3COO)2Ba和Nd(NO3)3,匀速搅拌溶解。
(2)向反应瓶b中加入乙醇溶剂,与反应瓶a蒸馏水溶剂体积比为8-12:1,再加入钛酸四丁酯搅拌溶解,将反应瓶b溶液缓慢滴加进入反应瓶a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混合溶液pH至12-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旭烈,未经朱旭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8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重力变化保证定量称量的出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电式MEMS水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