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9393.0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陆伯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伯川 |
主分类号: | C22C38/28 | 分类号: | C22C38/28;C22C38/22;C22C38/06;C22C38/04;C22C3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不锈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铁合金材料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不锈钢生产成本高,镍含量高,不能用于饮用水网中的泵、阀、表壳以及食品机械绞肉机和厨卫制品的问题。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化学组成为:Cr:22.0~26.0;Mo:0.8~1.2;N:0.16~0.30;Mn:0.8~1.2;Al:1.0~1.4;Si:0.6~1.0;Ag:0.0003‑0.0006;Ti:0.005‑0.008;P≤0.03;S≤0.03;余量为Fe。本发明主要用于饮用水网中的泵、阀、表壳以及食品机械绞肉机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具体涉及一种抗菌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铁合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双相不锈钢是指其组织由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组成的不锈钢。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水是生命之源,水越纯净,人越健康。水表关系用水安全维系你我健康。水表一直是普通百姓、制水企业、物业公司缴收水费的重要计量器具,殊不知一只小小的水表也时刻存在着关系我们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的重要学问。国家发文2012年7月后禁止灰铁水表进入水表市场,可因塑料表不耐天寒酷热的恶劣外部条件,不能满足水泵站对水表的高质量要求,室内的跑水表也需要常维修更换,用水安全无保障,所以不能满足市场要求。304牌号不锈钢水表由于不符合健康饮水要求标准(镍远超过0.2%),浪费贵金属镍,生产成本高。因此设计高铬无镍抗菌双相不锈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这类不锈钢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网中的泵、阀、表壳以及食品机械绞肉机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不锈钢生产成本高,镍含量高,不适合应用于饮用水网中的泵、阀、表壳以及食品机械绞肉机等的缺陷。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铬无镍抗菌双相不锈钢,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组成为:
Cr:22.0~26.0;Mo:0.8~1.2;N:0.16~0.30;Mn:0.8~1.2;Al:1.0~1.4;Si:0.6~1.0;Ag:0.0003-0.0006;Ti:0.005-0.008;P≤0.03;S≤0.03;余量为Fe。
优选的,高铬无镍抗菌双相不锈钢,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组成为:
Cr:22.0;Mo:1.0;N:0.16;Mn:1.0;Al:1.2;Si:0.8;Ag:0.0003-0.0006;Ti:0.005-0.008;P≤0.03;S≤0.03;余量为Fe。
所述的Fe来源于不含镍的废弃不锈钢,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使废物得到循环利用,保护了环境。
所述的Ag选自铝银合金或锰银合金中的一种。
所述的N选自N2或氮铬合金中的一种,其中N2采用底部吹入的方式加入。
本发明高铬无镍抗菌双相不锈钢的加工方法:为适应目前中小企业尚无或很少有AOD、VOD等精炼炉的现状,而采用中频感应电炉,使用百分之百的废不锈钢(屑)化钢、脱碳、还原、精炼一步完成。
铬是决定不锈钢属性的元素,是获得不锈钢不锈性和耐蚀性的保证,高铬不锈钢耐腐性能远超过304系列不锈钢。
氮在不锈钢中的作用是非常强烈地形成、稳定和扩大奥氏体区,氮在不锈钢中能够在不明显降低材料塑性和韧性的前提下明显提高材料的强度,还能提高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和抗蠕变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伯川,未经陆伯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9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丁基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丙烯塑料的粘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