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并用大分子增容剂的制备及其在丙烯酸酯橡胶/丁腈橡胶合金弹性体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39448.8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4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夏茹;卢佳豪;钱家盛;章于川;吴兵;李方山;陈鹏;方胜阳;杨斌;沈剑;王宇琛;汪雪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安徽安大中鼎橡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1/02 | 分类号: | C08G81/02;C08L33/04;C08L13/00;C08L8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并用 大分子 增容 制备 及其 丙烯酸酯 丁腈橡胶 合金 弹性体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大分子增容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是在丙烯酸酯橡胶和丁腈橡胶共混并用时作为增容剂添加,显著加强两相的界面结合力,强化丙烯酸酯橡胶与丁腈橡胶的动力学相容性,大幅度提高丙烯酸酯橡胶/丁腈橡胶合金弹性体的的机械力学性能和它们的协同效应;
丙烯酸酯橡胶和丁腈橡胶共混并用时,控制丙烯酸酯橡胶和丁腈橡胶质量比为90:10~60:40;
大分子增容剂(ACM-EPG)-g-(LX-NBR)的添加质量为丙烯酸酯橡胶和丁腈橡胶总质量的1~20%;
所述大分子增容剂是采用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塑化剂A、催化剂B在密炼机中共混,在一定温度下催化剂B促进ACM-EPG分子链侧基上的环氧基与LX-NBR大分子链端羧基活泼H发生开环加成反应,原位接枝生成(ACM-EPG)-g-(LX-NBR)非反应性增容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的塑炼胶和塑化剂A加入密炼机中,启动转子混合,于40~50℃再加入计量的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在转子转动下缓缓升温至70~80℃继续混炼均匀后,逐步升温到90~110℃同时加快转速,得到混合胶料M;
步骤2:向步骤1获得的混合胶料M中加入催化剂B,继续升温至120~130℃,同时加快搅拌速度,待反应0.5-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原位接枝的大分子增容剂(ACM-EPG)-g-(LX-NBR);
所述环氧型丙烯酸酯橡胶的塑炼胶是在开炼机上将ACM-EPG生胶塑炼,多次薄通使其门尼粘度ML(1+4)100℃ 20后获得的;
所述ACM-EPG生胶的环氧基含量2~3%,门尼粘度ML(1+4)100℃为20~25;
所述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的丙烯腈含量为17%~40%,羧基含量为2.5~5%,添加量为ACM-EPG生胶质量的5-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化剂A为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对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庚酯、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量为ACM-EPG生胶质量的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B 为三丁基胺、十二烷基二甲基胺、N-甲基二环己胺、十六烷基二甲基胺、十八烷基二甲基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添加量为ACM-EPG生胶质量的0.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烯酸酯橡胶包括ACM、AE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安徽安大中鼎橡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学;安徽安大中鼎橡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94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