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烟气低温一体化脱硫脱硝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9805.0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2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贺宝军;贾占民;刘胜斌;王利刚;宗树成;张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60;B01D53/32;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立普 |
地址: | 0636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烟气 低温 一体化 脱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烟气低温一体化脱硫脱硝系统,包括静电除尘器、离子发生器、文丘里管、吸收剂仓、吸收塔和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一端与原烟气连通,另一端通过进烟管路与吸收塔底部的文丘里管连通,进烟管路包括氧化脱硝段和混合段,离子发生器向氧化脱硝段提供气体离子,混合段靠近文丘里管的进烟口,吸收剂仓向混合段的管路内提供吸收剂,吸收塔的顶部与袋式除尘器连通,袋式除尘器捕集的固体颗粒部分返回混合段与吸收剂和烟气混合,多余部分输送至副产物仓;本发明能够脱除烧结烟气中的多种污染物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脱硫脱硝产物可实现综合利用、无废水以及零固废排放,且整个系统投入设备少,运行成本低,脱硫脱硝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烧结烟气低温一体化脱硫脱硝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政府对烟气排放标准进行了多次提档,钢铁企业烧结烟气目前已经从清洁化排放标准提高到正在实施的“超低标准”,要求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SO2小于35mg/Nm3、NOX小于50mg/Nm3、烟尘小于10mg/Nm3的指标。目前适应我国当前排放标准的烧结烟气治理新技术尚未成熟(包括我国近年自主研发的部分技术),设备投入多、工艺运行成本高、产物处理难度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负担以及烟气治理工作的难度。。因而,提供一种烧结烟气排放符合目前国家超低排放标准、设备投入少、工艺成本低、无废水及固废产物的脱硫脱硝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烟气低温一体化脱硫脱硝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脱除烧结烟气中的多种污染物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脱硫脱硝产物可实现综合利用、无废水以及零固废排放,且整个系统投入设备少,运行成本低,脱硫脱硝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烟气低温一体化脱硫脱硝系统,包括静电除尘器、离子发生器、文丘里管、吸收剂仓、吸收塔、袋式除尘器和副产物仓;所述静电除尘器一端与原烟气连通,另一端通过进烟管路与所述吸收塔底部的所述文丘里管连通,所述进烟管路包括首端的氧化脱硝段和尾端的混合段,所述离子发生器与所述氧化脱硝段连通,用于向所述氧化脱硝段的管路内提供气体离子,所述混合段靠近所述文丘里管的进烟口,所述吸收剂仓与所述混合段连通,用于向所述混合段的管路内提供吸收剂,所述吸收塔内设置有三级喷淋层,包括由底部到底部依次设置的一级喷水层、二级喷阴离子液体层和三级喷水层,所述吸收塔的顶部一侧通过管路与所述袋式除尘器连通,所述袋式除尘器除尘后的烟气由所述袋式除尘器顶部排出,所述袋式除尘器捕集的固体颗粒部分返回所述混合段与吸收剂和烟气混合,多余部分输送至所述副产物仓。
优选地,还包括压缩空气系统,所述压缩空气系统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副产物仓、所述吸收剂仓和所述袋式除尘器连通,所述压缩空气系统用于向所述副产物仓、所述吸收剂仓和所述袋式除尘器提供输送物料的气力。
优选地,所述一级喷水层、所述二级喷阴离子液体层和所述三级喷水层处均设置有一喷枪,所述一级喷水层和所述三级喷水层的喷枪与一工艺水箱连通,所述二级喷阴离子液体层的喷枪与阴离子液体水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工艺水箱与所述喷枪连通的管路上和所述阴离子液体水箱与所述喷枪连通的管路上均设置有供液泵。
优选地,所述布袋除尘的底部连通有一料槽,所述料槽与所述混合段连通,所述料槽还通过输送管路与所述副产物仓连通。
优选地,所述料槽的底部设置有料槽流化风机。
优选地,所述袋式除尘器的底部连接有灰斗流化风机。
优选地,所述吸收剂仓和所述副产物仓通过管路与一粉仓流化风机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9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