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照明设备和多功能照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0217.9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0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逄林;付美明;王学良;徐书明;汤志颖;王佩;邹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05 | 分类号: | H05B47/105;H04W4/80;H04W7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宋明光;邝圆晖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照明设备 照明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多功能照明设备和多功能照明系统,属于照明领域。所述多功能照明设备包括:通信装置,被配置为与智能网关建立通信,以通过所述智能网关与控制平台进行通信;光效感应装置,被配置为检测光照效果,其中所述光照效果包括光照强度、光照色温和光照颜色中至少一者;光源装置,用于进行照明;以及控制装置,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光效感应装置检测的所述光照效果,并通过所述通信装置发送至所述控制平台;获取所述通信装置接收的所述控制平台的光照控制指令;以及根据所述光照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光源装置的光照效果。如此,通过在多功能照明设备上增加光效感应装置,既可以远程确定光照效果,又能够及时发现异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功能照明设备和多功能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照明系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能够提高人们在暗处观看的能力,一方面保证人们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安全系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照明设施的需求量和建设规模日益增大,但当前的照明系统不够智能。一方面,随着光源使用时间的增长,光源会衰减老化,从而光源的光照效果难以准确确定。另一方面,照明系统在安装或检修过程中,若存在配置错误或部件损坏,也会导致照明系统控制错乱或工作异常的情况发生,而这些故障难以及时得到反馈。
发明内容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照明设备和多功能照明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多功能照明设备,所述多功能照明设备包括:通信装置,被配置为与智能网关建立通信,以通过所述智能网关与控制平台进行通信;光效感应装置,被配置为检测光照效果,其中所述光照效果包括光照强度、光照色温和光照颜色中至少一者;光源装置,用于进行照明;以及控制装置,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光效感应装置检测的所述光照效果,并通过所述通信装置发送至所述控制平台;获取所述通信装置接收的所述控制平台的光照控制指令;以及根据所述光照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光源装置的光照效果。
可选地,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双模通信模块,被配置为能够基于电力线宽带载波信道和微功率无线信道中的任意一者与所述智能网关进行通信。
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双模通信模块的微功率无线信道的信号强度;在所述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双模通信模块以所述微功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以及在所述信号强度不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双模通信模块以所述电力线宽带载波信道进行通信。
可选地,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蓝牙模块,被配置为与用户的移动终端建立蓝牙通信。
可选地,所述多功能照明设备还包括:有害气体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多功能照明设备的工作环境中是否存在有害气体;所述控制装置还被配置为:获取所述有害气体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在所述检测结果指示存在所述有害气体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控制平台进行报警反馈,并控制所述光源装置执行报警操作。
可选地,所述报警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者:控制所述光源装置明暗交替闪烁;控制所述光源装置变换至预定的报警光照颜色。
可选地,所述多功能照明设备还包括:占位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多功能照明设备的工作环境中的指定区域的占用状态;所述控制装置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占用状态控制所述光源装置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多功能照明设备还包括:定位传感器,被配置为监测所述多功能照明设备的工作环境中的人体和/或物体的运动状态;所述控制装置还被配置为:获取所述运动状态,并通过所述通信装置将所述运动状态发送至所述控制平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多功能照明系统,所述多功能照明系统包括:上述的多功能照明设备;控制平台,被配置为对所述多功能照明设备进行控制;以及智能网关,被配置为建立所述控制平台与所述多功能照明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0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