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低压流体并网互不影响的集输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0346.8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6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韩成才;宋胜祥;郭旭阳;高林朋;陈康;付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佳润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20 | 分类号: | F17D1/20;F1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杜权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流体 并网 互不 影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流体输送领域,尤其涉及高低压流体并网互不影响的集输装置和方法。集输装置包含多个输送单元,多个输送单元包含高压输送部分和低压输送部分,高压输送部分包含进液管(1),进液管(1)连接着高压部分,进液管(1)端部包含喷嘴,喷嘴位于接受室(2),接受室(2)右侧包含扩散管,扩散管左侧包含扩散对接口(16),扩散对接口(16)连通着右侧的扩散段腔(17);多个输送单元彼此对接;在每个输送单元的接受室(2)连接着低压部分。本专利能够解决煤层气井由于压力、流量不同,在并网集输时引起高压井影响低压井产量甚至导致其停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输送领域,尤其涉及高低压流体并网互不影响的集输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煤层气开发中,由于煤层气埋藏深度浅、储量丰度低、地层能量不充足等原因,导致了煤层气井井底压力低、单井产量低等现象,进而给地面集输带来了输送能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常需要加压输送。除此之外,煤层气田大多数区块内的所有单井的工况参数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井井口压力套压较高、煤层气产量较高,有些井的井口压力套压及产量则相对较低,甚至差别很大,这就给井区多井并网输送带来较大的困难。一方面,多井并网后,压力高产量高的井会对压力低产量低的井造成很大的井口回压,导致低压井产量更低,甚者可能会使有些井并网后根本就没有产量;另一方面,多井并网后,对于压差较大的井,高压高产井的一部分流量会倒灌进低压低产井,严重影响了作业区的总产量,对气田生产开发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该煤层气井间无干扰并网集输装置将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它的应用对于煤层气田集输管网优化配置、提高单井产量、降低气田开发成本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煤层气田气井并网都采用管线直接并网,未检索到任何形式的用于并网的专用设备。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高低压流体并网互不影响的集输装置和方法,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高低压流体并网互不影响的集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集输装置包含多个输送单元,多个输送单元包含高压输送部分和低压输送部分,高压输送部分包含进液管1,进液管1连接着高压部分,进液管1端部包含喷嘴,喷嘴位于接受室2,接受室2右侧包含扩散管,扩散管左侧包含扩散对接口16,扩散对接口16连通着右侧的扩散段腔17;多个输送单元彼此对接;在每个输送单元的接受室2连接着低压部分。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高压输送部分和低压输送部分输送的是煤气或是石油。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扩散对接口16为喇叭口,即其一侧大一侧小,该喇叭口能够承接来自喷嘴的流体;该流体的部分直接进入右侧的扩散段腔17,局部反射进入接受室2内进行混压减压。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多个输送单元之间通过过渡管9连接起来,所述的过度管包含一段以上,一段以上的过度管通过法兰连接起来。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法兰连接的两个法兰体之间相对密封处理,即,每两片法兰中有绕丝垫片,固定螺栓和螺母接触的位置包含平垫圈和弹性垫圈。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低压输送部分为倾斜的口,该倾斜的口相对朝向流体的被输送方向。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喷嘴上套有密封圈,喷嘴与进液管螺纹连接保证进液管密封。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接受室2为圆柱形。
方案二:
高低压流体并网互不影响的集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集输装置,包含如下步骤,进液管连接较高压力井,接受室进口连接较低压力井;当高压井流体经过一级喷嘴时,可实现一号低压井不受回压影响正常出气,流体继续行进,实现二号低压井不受回压影响正常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佳润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石油大佳润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03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