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扰素诱导蛋白6的应用及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0524.7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舒羽;贾慧敏;徐小慧;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P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唐静芳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素 诱导 蛋白 应用 药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素诱导蛋白6(IFI6)的应用及药物,具体提供了IFI6在预防和/或治疗皮肤细胞辐射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包含IFI6的药物,具体而言是通过构建IFI6过表达策略实现,过表达IFI6对人皮肤细胞辐射损伤具有防治作用,能增强辐射后细胞的抗凋亡和细胞增殖能力。IFI6过表达慢病毒或包含IFI6过表达慢病毒的药物可用于人类皮肤辐射损伤的防治,在应对核与辐射事故、核突发事件以及降低肿瘤放疗患者的皮肤辐射损伤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扰素诱导蛋白6的应用及皮肤细胞辐射损伤防治药物,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放射性皮肤损伤(Radiation-induced skin injury)是临床肿瘤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副反应。此外,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在偶发的核辐射事故和长期的职业暴露中,皮肤也常常首当其冲受到照射,导致放射性皮肤损伤。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相当数量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反应。严重的放射性皮肤损伤会影响放疗的顺利进行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指电离辐射对皮肤直接照射所引起的炎症损伤。根据辐射剂量和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和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前者包括一度脱毛反应,二度红斑效应和三度水泡反应;后者包括慢性放射性皮炎,晚期放射性溃疡和放射性皮肤癌。根据反应时间,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表现为早期毛囊萎缩不再生,局部水肿瘙痒色素沉着,以及水泡破裂后形成糜烂面;晚期皮肤干裂、粗糙,浅表毛细血管扩张,萎缩皮肤发生溃疡、坏死,功能障碍,甚至癌变。目前临床上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未见十分有效的手段和药物,一般采用抗菌消炎、敷料、表皮生长因子等对症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但这类损伤难以治愈,长期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甚至会发生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已有较多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方向。Xue J等报道了电离辐射诱导的自由基及活性氧的产生是皮肤辐射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Nrf2通过调控GCH1逆转细胞内辐射诱导的ROS产生过程,改善放射性皮肤损伤(参见J InvestDermatol.2017;137(10):2059-2068.)。Fischer T W等报道了当皮肤受到紫外线伤害时,褪黑素可以维持皮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抑制内源性凋亡途径的连续激活,通过激活皮肤细胞固有的特异性抗凋亡机制保护皮肤功能(参见J.Pineal Res.,2008,44:397-407.)。其他治疗方法有基因治疗以及干细胞治疗等。基因治疗是通过适当的载体将基因转移到特定组织和传递治疗性基因(抗氧化基因、生长因子基因等),在此基础上抗氧化蛋白及生长因子也被深入研究。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方法已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009)建议作为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参考治疗方法。
尽管近年来,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需要深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因此,寻找新型有效的放射性皮肤损伤防治药物具有现实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苏州大学,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0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面支架的预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原型设计方法、装置、电子产品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