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一体型浸没式中空纤维膜模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0692.6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2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泰亨;朴晟均;安圣孝;郑悬薰;李载荣;宣址润;金埈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进能源株式会社;朴晟均 |
主分类号: | B01D46/54 | 分类号: | B01D46/54;B01D61/00;B01D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体型 浸没 中空 纤维 模块 装置 | ||
1.一种浸没式中空纤维膜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纤维膜束,由多个中空纤维膜通过灌封剂固定而成;以及
模块支撑单元,设置在上述中空纤维膜束的一侧来支撑上述中空纤维膜束,包括空气净化时间延迟部及空气导向器,上述空气净化时间延迟部用于延迟或间歇性保持流入内部并排出的空气的净化时间,上述空气导向器在上述空气排出的区域与形成外观的单元外壳相连接,通过引导被排出的上述空气的流动来使上述空气供给到上述中空纤维膜束,
上述模块支撑单元包括:
渗透水收集空间部,以与上述中空纤维膜束相连通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单元外壳内,用于收集渗透水;
空气流动空间部,以与上述渗透水收集空间部相邻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单元外壳内,用于使空气流动;以及
隔板,用于划分上述渗透水收集空间部和上述空气流动空间部,
上述空气净化时间延迟部设置于上述空气流动空间部内,上述空气净化时间延迟部为与上述隔板交叉连接且相互隔开配置的空气挡板壁,
上述模块支撑单元还包括:
束支撑部,设置于上述单元外壳的内壁,用于支撑上述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
在上述束支撑部形成有与上述渗透水收集空间部相连通的连通口,在上述连通口的外壁形成有用于支撑四方管道的管道支撑台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中空纤维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块支撑单元还包括:
空气供给部,与上述单元外壳相连接,用于向上述单元外壳的空气流动空间部供给空气;以及
多个空气排出部,在上述空气流动空间部所处的区域中,设置于上述单元外壳的侧壁,
上述空气排出部以宽度朝向外部逐渐变宽的方式贯通形成于上述单元外壳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中空纤维膜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块支撑单元还包括沉淀物排出部,上述沉淀物排出部在上述空气流动空间部所处的区域中,形成于上述单元外壳的底部壁,用于排出沉淀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中空纤维膜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块支撑单元包括上部单元及下部单元,上述上部单元及下部单元隔着上述中空纤维膜束配置于其两侧,用于在两侧支撑上述中空纤维膜束,具有不同的形态。
5.一种浸没式中空纤维膜模块,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中空纤维膜束,由多个中空纤维膜通过灌封剂固定而成;以及
模块支撑单元,设置在上述中空纤维膜束的一侧来支撑上述中空纤维膜束,包括空气净化时间延迟部及空气导向器,上述空气净化时间延迟部用于延迟或间歇性保持流入内部并排出的空气的净化时间,上述空气导向器在上述空气排出的区域与形成外观的单元外壳相连接,通过引导被排出的上述空气的流动来使上述空气供给到上述中空纤维膜束,
上述模块支撑单元包括:
单元外壳,用于形成外观;
渗透水收集空间部,以与上述中空纤维膜束相连通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单元外壳内,用于收集渗透水;
空气流动空间部,以与上述渗透水收集空间部相邻的方式形成于上述单元外壳内,用于使空气流动,在内侧设置有上述空气净化时间延迟部;以及
隔板,设置于上述单元外壳内,用于划分上述渗透水收集空间部和上述空气流动空间部,
上述空气净化时间延迟部为与上述隔板隔开配置,从上述隔板延伸,下端与上述空气流动空间部的底面隔开的空气挡板壁,
上述模块支撑单元还包括:
束支撑部,设置于上述单元外壳的内壁,用于支撑上述中空纤维膜束的端部,
在上述束支撑部形成有与上述渗透水收集空间部相连通的连通口,在上述连通口的外壁形成有用于支撑四方管道的管道支撑台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浸没式中空纤维膜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块支撑单元还包括空气供给部,上述空气供给部与上述单元外壳相连接,用于向上述单元外壳的空气流动空间部供给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浸没式中空纤维膜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模块支撑单元还包括多个空气排出部,多个上述空气排出部在上述空气流动空间部所处的区域中,设置于上述单元外壳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浸没式中空纤维膜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排出部以宽度朝向外部逐渐变宽的方式贯通形成于上述单元外壳的侧壁,以减少因沉淀物引起的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进能源株式会社;朴晟均,未经瑞进能源株式会社;朴晟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06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