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管机芯棒快换工装和更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0789.7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5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吴善普;吴善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系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9/04 | 分类号: | B21D9/04;B21D9/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管 机芯 棒快换 工装 更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管机芯棒快换工装和更换方法,属于机械加工领域。该工装包括芯棒、芯杆、芯棒连杆和芯杆连杆;所述芯棒连杆的一端与芯棒螺纹连接,另一端设有凸块或凹槽;所述芯杆连杆的一端与芯杆螺纹连接,另一端设有与芯棒连杆的凸块相配合的凹槽或与芯棒连杆的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芯棒连杆的另一端和芯杆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凸块和凹槽定位,所述芯棒连杆和芯杆连杆固定连接。其能够令重量极大的芯棒和芯杆实现快速对中,极大地提升芯棒的更换效率,省时省力。该方法采用上述一种芯棒快换工装,能够快速地对重量极大的芯棒实现更换,节省更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弯管机芯棒快换更换工装和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其中,管件折弯就属于机械加工的一种。弯管机就是用于弯管的最常用的折弯设备,而使用弯管机在对管件进行折弯操作时,为了防止管件的内壁发生变形,管件内径发生变化,通常需要向被弯曲的管件内加入芯棒,从而对管件弯曲半径的内壁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其变形。
由于管件的长短不一,当弯曲部位离管件的端口处较远时,芯棒需要向管件内伸入较长的距离,因此,芯棒通常会与一根芯杆进行螺纹连接,通过控制伸入管件的芯杆的长度控制芯棒在管件的位置。然而,在加工大型管件时,需要的芯棒体积极大,芯杆的长度和直径也较大,且为了防止二者在管件弯曲时自身发生变形,二者通常会选择质量和硬度较高的金属制作,这就导致二者的重量极大。当需要加工不同内径的管件时,芯棒的更换就极为麻烦。
现有技术在更换这种重量较大的芯棒时,通常将芯棒固定在一定位置,再通过航车调运芯杆,然后工人手扶芯杆使芯杆的螺纹连接部位与芯棒的螺纹孔先对中,对中准确后再进行螺纹连接。但是,由于芯杆的重量较大,使得工人想要对中极为困难,一旦芯棒和芯杆预先对中时发生偏差,芯杆的螺纹连接部位就无法旋入芯棒的螺纹孔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尝试,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两个以上的工人花费半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对芯棒的更换,极为耗时耗力。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419871.8,公开日为:2013年12月21日的一篇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弯管机用芯棒组件,包括珠芯和芯棒,珠芯为球台形,芯棒包括珠芯安装杆和连接杆,珠芯安装杆的前端设有轴向的第一中心孔,后端设有与第一中心孔连通的第二中心孔,第一中心孔的孔径小于第二中心孔的孔径;珠芯的回转中心上设有螺纹中心孔,第一中心孔内间隙配合安装有连接螺栓,该连接螺栓与珠芯的螺纹中心孔连接,珠芯与珠芯安装杆的端部之前存在便于连接螺栓轴向移动的间隙,第二中心孔与连接杆的前端连接,连接杆的后端设有连接孔,珠芯安装杆、连接杆、第一中心孔、第二中心孔的中轴线同轴。该芯棒组件在弯管时支撑管件的折弯部位,使其不易被拉扁变形,同时该芯棒组件易更换,减低了成本。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592562.6,公开日为:2013年6月19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弯管机球销总成,包括珠芯和芯棒杆,珠芯通过组合连接件与芯棒杆连接,所述组合连接件包括球形杆、连接杆和工作杆,工作杆通过基孔制间隙配合及螺纹连接在芯棒杆的前端,连接杆配合安装在工作杆的中孔内,其后端通过锁紧螺栓与芯棒杆连接锁紧,连接杆前端通过内球面与球形杆衔扣,球形杆与珠芯配装连接;球形杆、连接杆、工作杆、锁紧螺栓以及芯棒杆的中轴线位于同一中心线。该组合式弯管机球销总成采用组合式结构,当球销总成进入磨损期需要更换时,仅需更换加工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杆,保留了加工成本较高、不易磨损的芯棒杆,避免了球销总成整体废弃,既节约成本,又减少了配件的加工负担,缩短整体加工更换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两种弯管机芯棒都具备方便安装的特点,但是,二者的芯棒和芯杆之间均是通过螺纹连接,当加工大型管件而必须采用体型和重量极大的管件时,同样存在前面提到的需要同过航车调运,人工对中的困难,费时费力,不能解决前面提到的芯棒更换费时费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系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系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07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指数平均数据增强的物理层认证方法
- 下一篇:结晶葡萄糖的精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