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下预制综合管廊的空心排桩地源换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0811.8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琦;张宸浩;张国柱;张斌;王肖骏;王月峰;王宁;蒋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4T10/13;E02D29/045;E02D27/32;E02D2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下 预制 综合 空心 源换热 系统 | ||
1.一种基于地下预制综合管廊的空心排桩地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热系统包括设于地面上的供能管道(1)、地源热泵机组(2)及蓄水池(3),设于地面下的连通管道(4)、热交换管(5)、水管(6)、U型浸泡管(13)、综合管廊管体;
所述综合管廊管体包括预制顶板(14)、预制竖向板(8)、预制底板(7)以及预制空心排桩(9);所述供能管道(1)一侧连接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2),另一侧连接于用户;所述连通管道(4)一侧连接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2),另一侧连接于所述预制竖向板(8)下端;所述预制空心排桩(9)桩顶连接于所述预制底板(7);所述水管(6)一侧连接于所述蓄水池(3),另一侧穿过所述连通管道(4)并铺设于所述预制底板(7)并分为若干支线,各支线分别伸入所述预制空心排桩(9)桩体内腔;所述热交换管(5)一侧连接于所述地源热泵机组(2),所述热交换管(5)另一侧穿过连通管道(4)并铺设于所述预制底板(7)并分为若干支线,各支线分别伸入所述预制空心排桩(9)桩体内腔并与U型浸泡管(1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下预制综合管廊的空心排桩地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为预制综合叠合管廊,所述预制底板(7)预留圆形孔洞,圆形孔洞沿着综合管廊走向等距布置;所述预制空心排桩(9)顶端设有凹槽,所述预制空心排桩(9)的外径等于所述预制底板(7)预留圆形孔洞外径,所述预制空心排桩(9)与所述预制底板(7)预制叠合使得所述预制空心排桩(9)桩顶与所述预制底板(7)表面齐平;所述预制竖向板(8)下端预留方形孔洞。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地下预制综合管廊的空心排桩地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10)预留与所述预制底板(7)及所述预制空心排桩同样大小的圆形孔洞。
4.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地下预制综合管廊的空心排桩地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道(4)的截面尺寸略小于所述预制竖向板(8)下端预留方形孔洞截面尺寸,所述连通管道(4)一端固定于所述预制竖向板(8)下端预留方形孔洞;所述连通管道(4)的施工于综合管廊土体回填前进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下预制综合管廊的空心排桩地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空心排桩(9)上设有预制空心排桩桩盖(13),所述预制空心排桩桩盖(13)由两块呈对称结构的构件组成,拼合后整个桩盖为扁平圆柱体型,所述预制空心排桩桩盖(13)直径与空心排桩(9)凹槽直径相契合;桩盖中间开有三个圆形孔用于热交换管与水管通过,桩盖边缘开有两个圆形小孔用于提升或放置桩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下预制综合管廊的空心排桩地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铺设于所述预制底板(7)的所述热交换管(5)与所述水管(6)套有管线管套(11),所述管线管套(11)呈C字型;若干所述管线管套(11)可以进行搭接;所述管线管套(11)前后共两个搭接面,一侧搭接面呈凸起状,另一侧搭接面呈凹入状,一个所述管线管套(11)的凸起搭接面与相邻所述管线管套(11)的凹入搭接面连接,两个所述管线管套(11)的凸起部分与凹入部分相契合。
7.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地下预制综合管廊的空心排桩地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空心排桩(9)内腔中的水由蓄水池(3)通过水管(6)注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下预制综合管廊的空心排桩地源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地源热泵机组(2)包括蓄水箱和出水箱,出水箱的一侧接口连接于所述供能管道(1)的出水口,另一侧接口连接于所述热交换管(5)的进水口,蓄水箱一侧接口连接于所述供能管道(1)的进水口,另一侧接口连接于所述热交换管(5)的出水口;所述热交换管(5)的水管(6)穿过连通管道(4)铺设于所述预制底板(7)上并各自形成分支,通过所述预制空心排桩(9)中的所述U型浸泡管将所述热交换管(5)的水管(6)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08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