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40891.7 申请日: 2019-12-06
公开(公告)号: CN110833621A 公开(公告)日: 2020-02-25
发明(设计)人: 姚军;王保捷;吴雪;刘永萍;曾阔;李晓瑾;邢佳鑫;宣金锋;夏皙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5/00 分类号: A61K45/00;A61K31/55;A61P25/18
代理公司: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代理人: 史力伏
地址: 110122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巴胺 受体 拮抗剂 制备 治疗 氯胺酮 鼠类 精神分裂症 药物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新的药用用途,具体涉及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新用途。所述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选自SCH23390,分子式为C17H18ClNO·HCl,所述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为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之一或唯一有效成分。一种用于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所述药物包括有效量(5mg/kg)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本发明使用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SCH23390)作为治疗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样行为的一个途径,为研发一种可以有效缓解小鼠精神分裂症状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新的药用用途,具体涉及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性疾病中最严重、危害最大、致残率最高的一种。其临床表现为思维障碍(思维散漫、思维贫乏、妄想等)、幻觉、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情感倒错),行为障碍(社交退缩、行为怪异、紧张性兴奋等)及学习、工作记忆缺失。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分裂症为病因不明的一组症状和体征的集合。近年来,对于神经递质及受体的研究较为活跃,并发现在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由于中枢神经递质及受体功能异常而影响神经内分泌,并将上述研究成果用于临床及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精神疾病与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受体功能异常有关,而中枢多巴胺(DA) 系统和5-羟基色胺(5-HT)系统与人体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研究表明,DA和5-HT系统功能紊乱易导致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类疾病。

氯胺酮(2-氯苯基-2-甲氨基-环己酮)是苯环己哌啶(phencyclidine,PCP)的衍生物。作为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拮抗剂,氯胺酮属于静脉全身麻醉药,临床上用作手术麻醉剂或麻醉诱导剂,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潜力。此外,氯胺酮可以诱导小鼠产生急性精神分裂症样行为,该模型可用于解释阳性和阴性症状,认知缺陷,多巴胺能功能障碍和γ-氨基丁酸(GABA)能功能障碍等。目前研究显示氯胺酮引起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前侧额叶和前扣带皮层的多巴胺释放程度相关。长期接受PCP处理后的大鼠前额皮质和纹状体区域内苯丙胺诱导的多巴胺释放增多。多巴胺作为一种内源性神经递质,主要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因此,拮抗多巴胺受体可能是治疗或者缓解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一个作用靶点。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患病人数有升高的趋势。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阳性症状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以及行为怪异;阴性症状表现为行为动机低下、情感反应淡漠、失语症以及兴奋能力低下;认知功能损害以注意力、记忆力和计划能力的损害最为常见。精神分裂症病因不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少,临床诊断上主要取决于对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判定,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检测指标,其治疗也一直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到目前为止尚无发现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可以作为治疗或者缓解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一个作用靶点,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新用途。本发明使用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SCH23390)作为治疗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样行为的一个途径,为研发一种可以有效缓解小鼠精神分裂症状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在制备治疗对氯胺酮致小鼠类精神分裂症药物上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巴胺受体1拮抗剂选自SCH23390,分子式:C17H18ClNO·HCl,结构式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未经中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0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