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浇口棒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2089.1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8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华;蓝勇;李静平;邱满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浇口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浇口棒,包括浇口杯、主流道、次流道、第一排气管和组树盒装结构,所述浇口杯的底部与主流道相互连通,主流道从侧壁处向两侧延伸形成次流道,次流道的长度方向与主流道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组树空腔沿次流道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且与其相互连通,组树空腔通过第一排气管与浇口杯相互连通。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排气管结构降低了铸件的气孔缺陷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浇口棒。
背景技术
在精密铸造技术领域,产品在生产中需要用到浇口棒,常规的浇口棒为直型浇口棒,金属液从浇口杯直接浇入浇口棒底部,容易引起稳流和卷气,增加渣孔和气孔的比例,同时浇口棒底部受到的冲击力度大,容易造成浇口棒底部面层脱落,脱落的面层随钢水进入铸件增加砂孔比例。
目前改善渣气孔的方案主要包括增加挡渣棉、过滤网,或者采用多次造渣技术,然而对废品率的降低收效甚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铸件的渣气孔的浇口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浇口棒,其包括浇口杯、主流道、次流道、第一排气管和组树盒装结构,浇口杯的底部与主流道相互连通,主流道从侧壁处向两侧延伸形成次流道,所述次流道的长度方向与主流道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组树盒装结构阵列安装在次流道上,组树盒装结构与次流道相互连通,组树盒装结构通过第一排气管与浇口杯相互连通。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主流道上沿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组树盒装结构,主流道上的组树盒装结构与其相互连通。
所述组树盒装结构用于提供单个蜡件的焊接平面,组树盒装结构的侧面为多个平面结构连接而成,每个平面结构均形成一个组树端面。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次流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多个次流道沿主流道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相邻两个次流道平行设置。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排气管,相邻两个次流道上距离最近的组树空腔之间通过第二排气管相互连通。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组树盒装结构的侧面突出于次流道的侧面,所述组树盒装结构靠近浇口杯的一面与第一排气管或第二排气管相互连通。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浇口杯为漏斗状,浇口杯的内壁设有螺旋凹槽。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浇口杯的底部。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缓冲流道,所述缓冲流道与主流道远离浇口杯的一端相互连通,缓冲流道远离主流道的一端封闭。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缓冲流道的截面积小于主流道的截面积。
本发明的浇口棒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浇口棒分别采用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对不同位置的组树盒装结构进行连通,从而使其与浇口杯相互连通,为脱蜡后模组提供了气体的出路,降低了浇注金属液中的空气含量,从而降低了铸件的气孔缺陷率;
(2)主流道底端设置缓冲流道,可使脱落的面层沉淀在缓冲区,防止脱落的面层进入零件中形成砂孔缺陷从而降低了砂孔几率,且缓冲流道内的金属浇注液形成缓冲结构,能够降低浇注液的湍流度,减少紊流,使钢液或铁液更平稳填充铸件型腔;
(3)浇口杯内设置螺旋凹槽结构与过滤网配合能够从初始端防止浇注金属液中的浮渣进入到主流道内,过滤网给浇注金属液一定的阻力,使其在浇口杯1内的停留时间更长,从而使更多的浮渣停留在螺旋凹槽内,达到更好的去渣效果,滤网本身也具备去渣效果,减少铸件渣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2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