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2264.7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8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圻;黄育璋;郑和宜;陈政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师事务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挥;郭海彬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线、第一与第二信号线、触控信号线、控制信号线、第一与第二有源元件、第一开关元件、第一与第二像素电极及触控电极。第一信号线平行且相邻于第二信号线。第一有源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一传输线与第一信号线。第二有源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信号线。第一开关元件电性连接至触控信号线及控制信号线。第一与第二像素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与第二有源元件。第一与第二像素电极不位于第一与第二信号线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展,触控显示装置在市面上的出现率逐渐增加,且各种有关的技术也层出不穷。一般而言,触控显示装置内包含许多对应不同触控位置的触控电极,借由晶片可以计算外界物体(例如手指)当前的位置对应了触控显示装置中的哪一个触控电极。为了因应市场的需求,触控显示装置的尺寸逐年增加,触控显示装置中所需设置的触控电极以及晶片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由于晶片的成本高,大尺寸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且用以设置晶片的周边区的面积难以缩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能减少用于计算触控位置的晶片的数量。
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基板、第一传输线、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触控信号线、控制信号线、第一有源元件、第二有源元件、第一开关元件、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触控电极。基板具有显示区与位于显示区至少一侧的周边区。第一传输线、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触控信号线以及控制信号线位于基板上。第一信号线平行且相邻于第二信号线。第一有源元件、第二有源元件以及第一开关元件位于显示区上。第一有源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一传输线与第一信号线。第二有源元件电性连接至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信号线。第一开关元件电性连接至触控信号线以及控制信号线。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有源元件与第二有源元件。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不位于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之间。触控电极电性连接第一开关元件,且重叠于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
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基板、第一传输线、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触控信号线、控制信号线、第一有源元件、第二有源元件、第一开关元件、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触控电极。基板具有显示区与位于显示区至少一侧的周边区。第一传输线、一第一信号线、一第二信号线、一触控信号线以及一控制信号线位于基板上。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平行。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各自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信号线的第一侧相邻于第二信号线的第二侧。第一有源元件位于显示区上且电性连接至第一传输线与第一信号线。第一有源元件的漏极位于第一信号线的第二侧。第二有源元件位于显示区上,且电性连接至第一传输线与第二信号线。第二有源元件的漏极位于第二信号线的第一侧。第一开关元件位于显示区上,且电性连接至触控信号线以及控制信号线。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有源元件与第二有源元件。触控电极电性连接第一开关元件,且重叠于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2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2B是沿着图2A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2C是沿着图2A剖面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2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