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廊保护预应力梁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2427.1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庆田;熊阳阳;杨壮志;张杰;熊朝东;古宗华;王玉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0;E02D5/46;E02D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卢春燕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预应力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廊保护预应力梁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与基坑垂直或斜交的大型管廊采用将管线迁改出基坑范围,存在对市民的出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问题。本管廊保护预应力梁,包括位于主体基坑一侧的第一桥台、设于主体基坑另一侧的第二桥台和设于主体基坑上方的预应力梁体,预应力梁体的一端搭在第一桥台上,另一端搭在第二桥台上,预应力梁体内设有管廊孔,管廊孔沿预应力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而且采用对城市路面占用小的管廊保护预应力梁的施工方法,具有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小、不会造成停水、停电、停气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廊保护预应力梁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地铁车站等市政工程的修建过程中,经常会遇见大型综合管廊与工程基坑平行或者斜交的情况。由于大型管廊内部管线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重要性等原因,若对管廊进行迁改方案处理,会造成市区的停水、停电、停气等情况,对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在大型管廊垂直或者斜交基坑的情况下,管线迁改出基坑范围的方案需要占用较大范围的城市路面,且时间较长,造成工程总工期、成本及资源的显著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控制管廊变形及裂缝的管廊保护预应力梁。还提出了一种施工时对城市路面占用小的管廊保护预应力梁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管廊保护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主体基坑一侧的第一桥台、设于主体基坑另一侧的第二桥台和设于主体基坑上方的预应力梁体,所述预应力梁体的一端搭在第一桥台上,另一端搭在第二桥台上,所述的预应力梁体内设有管廊孔,所述的管廊孔沿预应力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通过此种结构设计,大型管廊被包裹在预应力梁体中,从而形成了一个稳定、安全、可靠的“桥梁体系”,它承受自身、管廊及管廊内部管线的重力,有效限制管廊的变形和裂缝。
在上述的管廊保护预应力梁中,所述的预应力梁体内穿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预应力管道,其中一部分预应力管道位于管廊孔的一侧处,其余部分预应力管道位于管廊孔的另一侧。
在上述的管廊保护预应力梁中,所述的第一桥台内设有位于管廊一侧的第一桥台桩和位于管廊另一侧的第二桥台桩,所述第一桥台桩与第二桥台桩的上端与预应力梁体固连;所述的第二桥台内设有位于管廊一侧的第三桥台桩和位于管廊另一侧的第四桥台桩,所述第三桥台桩与第四桥台桩的上端与预应力梁体固连。
在上述的管廊保护预应力梁中,所述的第一桥台桩为若干个且沿预应力梁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的第二桥台桩为若干个且沿预应力梁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的第三桥台桩为若干个且沿预应力梁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的第四桥台桩为若干个且沿预应力梁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在上述的管廊保护预应力梁中,所述的预应力梁体包括上托梁和固定在上托梁下部的下托架,上述的管廊孔位于上托梁与下托架之间。
在上述的管廊保护预应力梁中,所述管廊孔的中心至上托梁下表面的距离小于管廊孔的半径,所述管廊孔的中心至下托架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管廊孔的半径。上托梁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其具有经管廊的两侧延伸至管廊下部的包裹部,可用于承受管廊的重力。
管廊保护预应力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根据设计图纸,在管廊与主体基坑的相交处绘出第一桥台与第二桥台的轮廓线,分别对第一桥台、第二桥台位于管廊轮廓线以外的区域进行搅拌桩加固或旋喷桩加固施工。
施工前,应根据现场环境和地下埋设物即管廊的位置等情况,复核搅拌桩的设计孔位。施工中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水泥土搅拌桩采用标准连续方式施工,主体基坑围护结构即地下连续墙内侧的水泥土搅拌桩搭接2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2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档同轴式电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酱卤肉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