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钢管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2668.6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6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虎;黄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腾丰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B21B37/74;B21B4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协众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0 | 代理人: | 刘斌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静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钢管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钢管加工工艺,加工工艺为:首先将坯料进行清洗和检验,将检验合格,没有质量问题的坯料进行预加热,加热完毕对齐进行截断工作,将处理完成的坯料进行加热,加热完毕进行热定心工作,热定心结束进行穿孔工作,穿孔结束进行热轧工作,热轧工作结束将钢管的头部和尾部进行切除,将切除头尾的钢管再进行加热,加热完毕用高压水除鳞,除鳞工作结束后进行张力减径工作,张力减径工作结束后进行渗碳淬火,渗碳淬火结束后进行空冷,冷却结束后切除钢管的头部和尾部,切除工作结束后对钢管进行矫直工作,钢管矫直完毕后进行探伤工作,对合格产品进行表面处理工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钢管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钢管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钢管的种类和强度也在增强,无论是无缝钢管还是焊接钢管都需要提高相当的强度,同时对于钢管的产量有了大量的需求,但是现在的工艺方法无法保证高强度钢管的快速生产,例如传统的无缝钢管采用冷轧工艺,虽然能够提高产量,但是后期所进行的酸洗、磷化和皂化工艺会浪费大量的材料和能源,同时热轧工艺可能会造成分层现象,导致性能下降,同时冷却不均匀还会产生残余应力,对于加工精度的控制也降低了,强度也会难以控制,影响了钢管成型所需的强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强度、加快加工速度的高强度钢管加工工艺,尤其适合高强度钢管生产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钢管加工工艺,加工工艺为:首先将坯料进行清洗和检验,将检验合格,没有质量问题的坯料进行预加热,预加热温度控制在200-300℃,加热完毕对齐进行截断工作,将处理完成的坯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不超过1300℃,加热温度不低于900℃,加热完毕进行热定心工作,热定心结束进行穿孔工作,穿孔结束进行热轧工作,热轧工作结束将钢管的头部和尾部进行切除,将切除头尾的钢管再进行加热,加热温度900℃,加热完毕用高压水除鳞,除鳞工作结束后进行张力减径工作,张力减径工作结束后进行渗碳淬火,保持温度在800-900℃,渗碳淬火结束后进行空冷,冷却结束后切除钢管的头部和尾部,切除工作结束后对钢管进行矫直工作,钢管矫直完毕后进行探伤工作,对合格产品进行表面处理工作。
进一步的,预加热温度浮动范围不超过50℃。
进一步的,在进行坯料加热过程中温度浮动范围不超过30℃,且浮动后温度不超过1300℃。
进一步的,高压水除鳞时保持加热状态,高压水除鳞时预先对水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淬火时温度选取900℃,淬火温度浮动不超过30℃,且温度浮动最低不低于800℃。
进一步的,合格产品的表面处理工作为打磨抛光和镀层工作。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由于对坯料进行了预先的清洗和检验,防止在后期的加工和加热过程中混入杂质,而且防止有问题的产品进入加工工序,防止加工过程中产品出现断裂或者其他质量问题,有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的次品率。
2、由于预加热温度控制在200-300℃,方便后期的截断工作,增加钢材的可塑性,降低截断过程中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而且能够保证截断面的光滑和完整。
3、由于控制加热温度为1300度,保证刚才内部奥氏体晶体的形成,并且保证了温度的浮动范围,防止因为温度的变化导致奥氏体晶体形成不充分或者产生其他晶体的转变,导致产品的强度下降。
4、在900℃进行除鳞工作,保证能够将外部的氧化层出去,防止氧化层进行入产品内部,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结构强度的不稳定,并且保证了水的温度,防止剧烈的降温对产品造成不良影响,除鳞结束在高温下迅速进行渗碳工作,加强钢管的强度,有效保证了高强度钢管的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腾丰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腾丰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26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