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还原刺激响应型小分子凝胶剂因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2749.6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中;陆秀萍;张杜炎;张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51/00 | 分类号: | C07J51/00;B01J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殷海霞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还原 刺激 响应 分子 凝胶 因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氧化还原刺激响应型小分子凝胶剂因子,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其中,R为4到1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含羰基或不含羰基的烷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还原刺激响应型小分子凝胶剂因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联硒反应:5-100℃下卤代烷基羧酸与硒盐在有机溶剂中反应1-24小时,反应后收集有机溶剂层得到烷基羧酸硒醚;
(2)酯化反应:向步骤(1)所得的含有烷基羧酸硒醚的有机溶剂中,加入胆固醇,在-5-50℃下反应1-40小时,反应后得到胆固醇硒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代烷基羧酸为氯代烷基羧酸、溴代烷基羧酸、碘代烷基羧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硒盐为硒化钠、硒化钾、硒化钙、硒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丙酮、乙醇、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代烷基羧酸、硒盐、胆固醇的摩尔比为1:1~10:1~5。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还原刺激响应型小分子凝胶剂因子在制备氧化还原刺激响应型有机凝胶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具体是将氧化还原刺激响应型小分子凝胶剂因子与有机溶剂反应形成氧化还原刺激响应型有机凝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戊醇、己醇、苯甲醇、辛醇、乙酸乙酯、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癸烷、十二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还原刺激响应型有机凝胶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调节,所述的氧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双氧水、高锰酸钾、重铬酸钾、高锰酸钾、发烟硫酸、二氧化铅、铋酸钠、高碘酸、三氟化钴、高铁酸钠、次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的还原剂为维生素C、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氢化铝锂、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27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