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座靠联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3036.1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5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双华;龙德学;杨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30 | 分类号: | B60N2/30 |
代理公司: | 50216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姚坤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靠背本体 安装支座 翻转机构 让位空间 座框本体 座框 收纳 联动结构 汽车座椅 同步翻转 翻转 向后 座靠 回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座靠联动结构,包括靠背本体、座框本体和安装支座,在所述安装支座上设有翻转机构,该翻转机构上同时设有所述靠背本体和座框本体。采用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通过对靠背本体向后翻转留出让位空间,并将座框同步翻转带入让位空间,从而解决“三人位”和“两人位”之间的可回复的调节问题,以及座框的隐藏收纳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以及装配,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座靠联动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骨架是支撑汽车座椅的内部关键配件,许多功能性的实现都是通过对座椅骨架的设计改造来完成的。汽车座椅骨架分为前排座椅骨架、中排座椅骨架、后排座椅骨架;当然,对于乘员数更多的汽车,座椅的数目和排数也会更多。一般来说,座椅骨架的功能及调节方式有:调角器带动的靠背骨架向前后旋转,座框骨架的前后移动,座框骨架的高度、仰角调节。基于越来越成熟消费市场,汽车座椅的功能性需求越来越高,有主机厂提出,将后排座椅进行可变设计,使其经过调节既能满足三人乘坐,又能变化为二人商务模式。现有设计采用直接在靠背上设置翻转扶手的方式,翻转扶手的下部与靠背铰接,翻转扶手收纳到靠背内时,可形成三人乘坐模式;翻转扶手出靠背时,扶手将两侧座位分割开,形成两人商务模式。其存在以下缺点:
①、后排座椅的座框部分不能分离,两侧座位依然连在一起,形式上不能形成完全独立的两部分;
②、由于扶手内嵌在靠背中,后排扶手的长度和高度难以兼顾。具体的,a、如保证扶手打开后有足够的长度,需使扶手的下连接点(铰接点)更靠近座框,这就使扶手打开后的高度很低,严重影响乘坐体验;目前的解决的方法是大大增加扶手厚度进行垫高,但这又会使扶手显得过于笨重;b、如保证扶手打开后有足够的高度,需使扶手的下连接点(铰接点)升高远离座框,这就使扶手打开后的长度很短,同样影响乘坐体验;或者如a点所说的那样。
因而,需要对主机厂提出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设计出功能性更全面,体验更好的座椅骨架,特别是针对后排的座椅骨架。
面对以上缺点,研究人员至少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如何实现后排座椅的座框在“三人位”和“两人位”之间进行可回复的调节;
2、在“三人位”向“两人位”变化时,“减掉的”的一个位置的座框应如何放置、收纳或隐藏;
3、原有设计中,扶手的位置和设置方式是否还能继续沿用。
4、如何既能保证后排扶手在打开后具有足够的长度,有具有足够的高度,同时又不能增大扶手厚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后排座椅座框在“三人位”和“两人位”之间进行调节的问题以及座框的收纳隐藏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对汽车座椅座框进行调整收纳的座靠联动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座椅座靠联动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靠背本体、座框本体和安装支座,在所述安装支座上设有翻转机构,该翻转机构上同时设有所述靠背本体和座框本体。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效果是,靠背本体和座框本体可同步实现翻转,靠背本体后转留出让位空间,并将座框同步翻转带入让位空间,从而解决“三人位”和“两人位”之间的可回复的调节问题,以及座框的隐藏收纳问题。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连杆和同步连杆,其中翻转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支座铰接,所述翻转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靠背本体连接,所述同步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翻转连杆连接,所述同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框本体连接。
所述座框本体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座上,所述同步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翻转连杆铰接,所述同步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框本体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3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可折叠座椅
- 下一篇:防下潜结构以及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