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事件订阅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3475.2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9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若昆;杨启彬;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0 | 分类号: | H04W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冯伟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事件 订阅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事件订阅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事件源信息集合中查询事件源的IPC信息;基于IPC信息与事件源建立逻辑通道;在逻辑通道的连接模式为非直连模式的情况下,将逻辑通道设置于第一物理通道之上,第一物理通道为本订阅者进程内当前订阅者以外的其他订阅者订阅事件源的事件所使用的物理通道;通过建立于第一物理通道之上的逻辑通道,向事件源发送订阅信息;通过建立于第一物理通道之上的逻辑通道,接收事件源针对订阅信息反馈的事件。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同一进程内的多个订阅者实现了物理通道的复用,大量减少了所需建立的物理通道的数量,整体提升了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事件订阅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系统中,事件机制是为了将事件生产者产生的事件分发给感兴趣的消费者进行处理,达到生产者与消费者解耦的目的,消费者的新增和删除不影响生产者,生产者(可以有多个)的新增和删除也不影响消费者。事件生产者也被称为事件源或发布者,消费者也被称为订阅者。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用户手中的移动智能设备、智能家居设备越来越多,各类应用程序也层出不穷,应用程序中的订阅者往往需要关注大量事件。事件源与订阅者之间传输事件的逻辑信道依赖于实体的物理信道。
然而,电子设备中存在着海量的事件,如位置信息变化,设备电量状态变化、时间变动、网络状态变化等,同样,对海量事件进行订阅的订阅者分布在各个应用中,为实现事件机制的顺利运行,每个订阅者与其订阅有事件的事件源间均建立有物理信道,这就导致需建立大量物理通道。大量物理通道的建立会造成大量系统开销,占用了过多的系统资源,进而抢占系统中其他对象的资源,影响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
因此,如何减少事件机制的物理通道所占用的系统资源,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订阅方法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事件机制的大量物理通道消耗过多系统资源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订阅方法,包括:在事件源信息集合中查询事件源的IPC信息;基于所述IPC信息与所述事件源建立逻辑通道;在所述逻辑通道的连接模式为非直连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逻辑通道设置于第一物理通道之上,所述第一物理通道为本订阅者进程内当前订阅者以外的其他订阅者订阅所述事件源的事件所使用的物理通道;通过建立于所述第一物理通道之上的所述逻辑通道,向所述事件源发送订阅信息;通过建立于所述第一物理通道之上的所述逻辑通道,接收所述事件源针对所述订阅信息反馈的事件。
其中,电子设备中的订阅者在具有事件源信息集合的事件源管理器中查询事件源的IPC信息。
电子设备中的订阅者基于所述IPC信息通过通道管理器与所述事件源建立逻辑通道。
在所述逻辑通道的连接模式为非直连模式的情况下,通道管理器将所述逻辑通道设置于第一物理通道之上,所述第一物理通道为订阅者所属订阅者进程内的其他订阅者订阅所述事件源的事件所使用的物理通道。
电子设备中的订阅者通过建立于所述第一物理通道之上的所述逻辑通道,向所述事件源发送订阅信息。
电子设备中的订阅者通过建立于所述第一物理通道之上的所述逻辑通道,接收所述事件源针对所述订阅信息反馈的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逻辑通道的连接模式为直连模式的情况下,新建第二物理通道;将所述逻辑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物理通道之上。
其中,电子设备中的订阅者在所述逻辑通道的连接模式为直连模式的情况下,新建第二物理通道。
电子设备中的订阅者将所述逻辑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物理通道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34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