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3501.1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9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建;周金涛;宋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0 | 分类号: | B60N2/00;B60N2/9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硬度 调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系统,包括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并分析座椅上的驾乘人员的体型特征;气垫组件,所述气垫组件设置在所述座椅的内侧;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气垫组件控制连接,用于发出调整信号至所述气垫组件,控制所述气垫组件充气或者放气,以将所述座椅的硬度调整至与所述驾乘人员的所述体型特征相适配的硬度。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驾乘人员的体型特征传递至控制组件,使控制组件控制气垫组件充放气,以将座椅的硬度调整至与其体型特征相适配的硬度,满足了不同体型的驾乘人员在不同驾驶状态下对汽车座椅舒适度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对于座椅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长期的驾驶及乘坐过程中,座椅的硬度直接影响着驾乘人员的身体舒适度及心情,所以座椅的硬度设计十分重要。
但目前的汽车座椅均只能实现一种硬度,当座椅设计并固定在车内后,其硬度不可变化。单一硬度的座椅对于胖、瘦、高和矮不同体型的驾乘人员在长途驾驶、短途驾驶以及激烈驾驶的不同驾驶状态下的主观乘坐感受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变硬度的座椅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舒适度要求。尤其当座椅硬度不符合驾乘人员的乘坐感受时,容易导致驾乘人员身体的不舒适,心情较差,易疲惫,甚至导致身体状况出现异常。
综上所述,亟需设计一种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系统,能够满足不同体型的驾乘人员在不同驾驶状态下对汽车座椅舒适度的需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系统,用于调节汽车座椅的硬度,包括:
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并分析座椅上的驾乘人员的体型特征;
气垫组件,所述气垫组件设置在所述座椅的内侧;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气垫组件控制连接,用于发出调整信号至所述气垫组件,控制所述气垫组件充气或者放气,以将所述座椅的硬度调整至与所述驾乘人员的所述体型特征相适配的硬度。
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均匀设置在所述气垫组件中。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通过粘接剂粘接在所述气垫组件中。
优选地,所述气垫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气垫,所述气垫均匀设置在所述座椅的靠背及座垫内,以使所述靠背及所述座垫的硬度均能与所述驾乘人员的所述体型特征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气垫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气垫驱动连接,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气垫充气或者放气。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充气泵。
优选地,所述体型特征包括所述驾乘人员的体重及乘坐姿势。
优选地,所述座椅包括座椅护面及发泡,所述气垫组件设置在所述座椅护面及所述发泡中间。
优选地,所述气垫组件通过热合剂粘接在所述发泡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方法,其中的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系统,能够满足不同体型的驾乘人员在不同驾驶状态下对汽车座椅舒适度的需求。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方法,包括如上述的汽车座椅硬度的调节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3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新型散热结构的手持式电动工具
- 下一篇:一种粉末涂料极细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