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DNA双链缠结水凝胶及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4563.4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1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仰大勇;郭小翠;朱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C12N15/11;C12N15/6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na 缠结 凝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带有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的双链线性DNA前引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取2条摩尔数相同的DNA单链,通过退火进行双链碱基互补配对;
第一条DNA单链由30-105个核苷酸组成,第二条DNA单链由21-86个核苷酸组成;每条DNA单链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
第一条DNA单链的第一部分为DNA单链3’端的20-30个核苷酸,作为后续反应的前引物的粘性末端序列;
第二条DNA单链的第一部分为DNA单链3’端的11个核苷酸,序列为CCCCTAACCCC用SEQID NO.14所示,作为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序列;
第一条DNA单链的第二部分核苷酸序列与第二条DNA单链的第二部分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数相等且反向互补配对;
(2)将步骤(1)获得的产物与补骨脂素按摩尔比为1:10-100的比例,混合,在照射能量为1~6J的条件下紫外照射,获得带有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的双链线性DNA前引物。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的带有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的双链线性DNA前引物。
3.带有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的双链线性DNA后引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取2条摩尔数相同的DNA单链,通过退火进行双链碱基互补配对;
第一条DNA单链由30-105个核苷酸组成,第二条DNA单链由21-86个核苷酸组成;每条DNA单链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
第一条DNA单链的第一部分为DNA单链3’端的20-30个核苷酸,作为后续反应的后引物的粘性末端序列;
第二条DNA单链的第一部分为DNA单链3’端的11个核苷酸,序列为CCCCTAACCCC用SEQID NO.14所示,作为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序列;
第一条DNA单链的第二部分核苷酸序列与第二条DNA单链的第二部分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数相等且反向互补配对;
(2)将步骤(1)获得的产物与补骨脂素按摩尔比为1:10-100的比例,混合,在照射能量为1~6J的条件下紫外照射,获得带有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的双链线性DNA后引物。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制备的带有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的双链线性DNA后引物。
5.两端带有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的长双链DN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向EP管中加入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的双链线性DNA前引物和权利要求4所述带有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的双链线性DNA后引物,使两者终浓度相等且为0.1-2.0μM,目标DNA序列,使终浓度为0.1-3ng/μl,和1╳DNA聚合酶,最后使用去离子水补齐50μl体系,置于PCR仪中,进行PCR扩增,得到两端带有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的长双链DNA。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制备的两端带有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的长双链DNA。
7.纯DNA双链缠结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端带有可形成i-motif结构的粘性末端的长双链DNA浓缩至1μg/μl,并将浓缩后的产物置于pH4.5-6.5的缓冲液中,形成纯DNA双链缠结水凝胶。
8.权利要求7的方法制备的纯DNA双链缠结水凝胶。
9.权利要求8的纯DNA双链缠结水凝胶作为表达基因在无细胞蛋白质生产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45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