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细水雾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4627.0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5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剑飞;陈光;王敬伟;颜庆祥;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南瑞怡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3 | 分类号: | A62C31/03;A62C31/05;A62C31/28;A62C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罗啸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水雾 灭火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图像获取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系统;图像获取模块包括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第一探测器获取目标区域的第一图像;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图像判断目标区域是否出现火焰;当目标区域出现火焰时,数据处理模块向图像获取模块发送启动信号;图像获取模块根据启动信号启动第二探测器,获取目标区域的第二图像;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的相对位置、第一图像、第二图像计算火焰的高度、面积及中心点的实际位置;控制系统根据实时风速、火焰的高度、面积确定细水雾的喷洒模式,喷洒模式包括直射式、旋流式及直射式与旋流式相结合的混合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水雾灭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细水雾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细水雾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绿色消防技术发展的高效灭火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扑救A类、B类、C类及电气火灾。中高压细水雾的发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直射雾化,另一种为旋流雾化。直射雾化产生的细水雾轴向动量大,抗风能力强,但雾化效果较差,灭火性能低;旋流雾化产生的细水雾雾化效果好,灭火性能高,但细水雾轴向动量较低,抗风能力弱,准确性低。可见,现有的两种细水雾灭火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短板,仅能满足特定的灭火需求,具有一定局限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准确选择雾化方式则无法使灭火效果达到最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智能细水雾灭火系统。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细水雾灭火系统,包括:图像获取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系统;图像获取模块包括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第一探测器获取目标区域的第一图像;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第一图像判断目标区域是否出现火焰;当目标区域出现火焰时,数据处理模块向图像获取模块发送启动信号;图像获取模块根据启动信号启动第二探测器,获取目标区域的第二图像,第二探测器和第一探测器高度相同,获取目标区域图像的角度不同;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的相对位置、第一图像、第二图像计算火焰的高度、面积及中心点的实际位置;控制系统根据实时风速、火焰的高度、面积确定细水雾的喷洒模式,喷洒模式包括直射式、旋流式及直射式与旋流式相结合的混合式。
可选地,控制系统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风速是否达到第一阈值、面积是否达到第二阈值、高度是否达到第三阈值;模式切换模块,当风速达到第一阈值,且面积未达到第二阈值时,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启动直射式喷洒模式;当风速达到第一阈值,且面积达到第二阈值时,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启动直射式与旋流式相结合的混合式喷洒模式;当风速未达到第一阈值,且高度未达到第三阈值时,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启动旋流式喷洒模式;当风速未达到第一阈值,且高度达到第三阈值时,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启动直射式与旋流式相结合的混合式喷洒模式。
可选地,智能细水雾灭火系统还包括:旋转模块、分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分进水管路包括直射式分进水管路和旋流式分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包括直射式出水管路和旋流式出水管路;直射式分进水管路和旋流式分进水管路位于不同水平面;各直射式分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各旋流式分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各分进水管路与总进水管路相连,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各分进水管路之间的夹角为呈预设角度设置,用于将总进水管路传输的水向不同角度传输;直射式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直射式雾化喷头组,直射式雾化喷头组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旋流式出水管路上设置有旋流式雾化喷头组,旋流式雾化喷头组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控制系统根据模式切换模块确定的喷洒模式和火焰中心点的实际位置确定待动作分进水管路,待动作分进水管路为与火焰中心点的实际位置夹角最小的分进水管路;并控制旋转模块转动带动出水管路转动,使出水管路与待动作分进水管路对接,并向控制系统发送反馈信号;控制系统开启设置在待动作分进水管路上的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和/或第四电磁阀。
可选地,当切换模块确定的喷洒模式为直射式喷洒模式时,控制系统将直射式分进水管路中与中心点的实际位置夹角最小的分进水管路判定为第一待动作分进水管路;控制系统控制旋转模块带动直射式出水管路转动,使直射式出水管路与第一待动作分进水管路对接;控制系统开启设置在第一待动作分进水管路上的第一电磁阀以及设置在直射式出水管路上的第三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南瑞怡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南瑞怡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4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