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醇聚醚-2磷酸酯改性水性醇酸阻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5872.3 | 申请日: | 201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4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康伦国;姚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众(佛山)化工有限公司;韶关市合众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49 | 分类号: | C08G63/49;C08G63/91;C09D167/08;C09D5/18;C09D5/14;C09D5/08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2813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醇聚醚 磷酸酯 改性 水性 阻燃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醇聚醚‑2磷酸酯改性水性醇酸阻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其组成为:植物油酸20.0~42.0份、油醇聚醚‑2磷酸酯6.0~15.0份、苯乙烯3.0~6.0份、环己二醇单丙烯酸酯4.0~8.0份、二元酸22.0~40.0份、多元醇25.0~52.0份、二甲苯10.0~20.0份、溶剂8.0~15.0份、过氧化苯甲酰0.05~0.1份、苯甲酸2.5~5.0份、二羟甲基丙酸3.0~6.0份、中和剂4.0~10.0份、去离子水100.0~200.0份;本发明制得的油醇聚醚‑2磷酸酯改性水性醇酸阻燃树脂在支链上引入油醇聚醚‑2磷酸酯,磷元素不易被高分子树脂包覆,阻燃效果明显,制备成阻燃涂料时无需外加阻燃剂,阻燃效果持久;且其具有附着力好、耐水性好、丰满度好、耐腐蚀性能强、抗菌性好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树脂,尤其涉及到一种油醇聚醚-2磷酸酯改性水性醇酸阻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性树脂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醇酸树脂是涂料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合成树脂,也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的合成树脂之一。它价格便宜、施工简单、原料来源丰富、酸值低、能溶解于多种有机溶剂,适用于一切木材、金属的表面涂装,对颜料、填料等有较好的润湿和分散性。用其制成的漆,漆膜光亮,附着力强,耐久性好,柔韧性、光泽和丰满度都非常优良,可与多种合成树脂互溶,改性可制得不同性能的醇酸树脂漆。
目前,在国内只有很少的研究者将醇酸树脂运用于阻燃涂料的研制。而铺装材料、地板、壁纸等使用阻燃涂料的用量与日俱增。以往在防水材料、铺装材料、地板、壁纸等内装材料中,为了赋予其阻燃性,大多都是物理添加阻燃剂,这种添加方式往往导致阻燃剂添加量过大,时间久后容易迁移,阻燃效果较差等问题。有些采用三氧化二锑与卤素阻燃剂的复配方法。然而,采用三氧化二锑并用卤素系阻燃剂时,火灾中将产生大量有毒的卤化锑及浓黑烟,不适合地板与内装饰之用。而化学方式制备的阻燃防火涂料也被得到相关的研究,但是这些报道中往往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所需原料较多,所制备的阻燃防火涂料中有效阻燃元素含量少,防火阻燃效果差等问题。
中国专利CN103980470A公开了一种含磷阻燃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植物油酸43%~60%、无磷多元醇9%~22%、无磷多元酸4%~24%、含磷多元酸0%~32%、含磷多元醇4%~31%、带水剂4.0%~6%。
中国专利CN103980469A公开了一种阻燃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植物油酸41.5%~56.4%、多元醇19.6%~23.0%、有机多元酸或有机多元酸酐15.5%~21.1%、含磷的酸或酸酐1.8%~12.4%、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的胺化合物0%~7.6%、带水剂3.5%~6.3%。
上述发明均采用磷系阻燃剂,但磷元素位于醇酸树脂的主链上,容易被包覆而影响其阻燃性能,同时其性能单一,如何克服上述缺点,制备出性能优异的阻燃树脂,是阻燃涂料行业十分关心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目的提供一种油醇聚醚-2磷酸酯改性水性醇酸阻燃树脂。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种油醇聚醚-2磷酸酯改性水性醇酸阻燃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在水性醇酸树脂结构支链上引入油醇聚醚-2磷酸酯,磷元素不易被高分子树脂包覆,油醇聚醚-2磷酸酯与水性醇酸树脂结构通过化学键相连,性能稳定,制备成阻燃涂料时无需外加阻燃剂。
油醇聚醚-2磷酸酯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降低表面张力,能使金属表面钝化,具有多功能的能力,同时油醇聚醚-2磷酸酯具有良好的阻燃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众(佛山)化工有限公司;韶关市合众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合众(佛山)化工有限公司;韶关市合众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5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