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间歇性原理排水用塑料管道的切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6162.2 | 申请日: | 201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0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彭泽细;申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化三通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02 | 分类号: | B26D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袁士林 |
地址: | 41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间歇性 原理 排水 塑料管道 切割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排水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间歇性原理排水用塑料管道的切割装置,包括主齿轮,主齿轮的下方啮合有子齿轮,子齿轮上连接有轴杆,轴杆的下方连接有齿杆,齿杆的左右两侧均啮合有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上啮合有第一扇形齿轮,第二齿轮上啮合有第二扇形齿轮,第一扇形齿轮的下方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扇形齿轮的下方连接有第二连接杆,齿杆的下方连接有第一旋转轴,第一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二旋转轴,第二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三旋转轴。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实现了对管道的夹持、松开以及修剪的一系列操作,实现了全自动化的目的,避免了人工修剪的辛劳与低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间歇性原理排水用塑料管道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排水管主要承担雨水、污水、农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务。排水管分为塑料排水管、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材是高科技复合而成的化学建材,而化学建材是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当代新兴的第四大类新型建筑材料。化学建材在我国取得了长足进步迅猛发展,尤其是新型环保塑料管材的广泛使用,掀起了一声替代传统建材的革命。
塑料管材因具有水流损失小、节能、节材、保护生态、竣工便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道路给排水领域,成为新世纪城建管网的主力军。排水管道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切割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管道进行固定,而在进行水管的制作过程中水管的长度较长,在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切割成合适的尺寸进行试验,传统的切割机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人为进行夹持,没有设定相应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故无法保证水管切割时的稳定性,容易造成切口不齐平,使得后续水管铺设过程中造成不便,影响水管的铺设进度,且目前现有的带有夹持功能的切割机一般需要切割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造成能源的浪费。人工切割排水管精度低,且排水管切割过程中迸溅的杂物存在安全隐患,人工固定排水管需要根据不同的排水管尺寸进行调节,操作复杂,人工固定排水管稳定性差。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间歇性原理排水用塑料管道的切割装置,具有对管道夹持之后启用切割装置完成切割的优点,保证了操作人员在进行使用该装置操作时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具有对管道夹持之后启用切割装置完成切割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间歇性原理排水用塑料管道的切割装置,包括主齿轮、子齿轮、轴杆、齿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弧形夹持块、夹持组件、管道。
其中:
所述主齿轮的下方啮合有子齿轮,所述子齿轮上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下方连接有齿杆,所述齿杆的左右两侧均啮合有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啮合有第一扇形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啮合有第二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扇形齿轮的下方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扇形齿轮的下方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齿杆的下方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以及第三旋转轴的下方均连接有弧形夹持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以及弧形夹持块均属于夹持组件。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为圆形,由两个圆套接而成,分外圆以及内圆。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以及第三旋转轴均搭接在夹持组件的外圆上,外圆为可旋转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扇形齿轮以及第二扇形齿轮与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第一扇形齿轮以及第二扇形齿轮均以此为轴心被带动。
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持板设置有三个,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以及第三旋转轴上均安装有一个,为月牙状弧形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圆心处均被固定安装,被齿杆带动时绕圆心进行自转。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化三通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怀化三通交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61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受试者升降运送组件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焊接缺陷检测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