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聚酰胺纤维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6495.5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拓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334 | 分类号: | D04H1/4334;D04H3/009;D01D1/00;D01D1/04;D01D5/088;D01D5/098;D01D5/253;D01F1/09;D01F1/10;D01F6/9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胡婷婷 |
地址: | 433000 湖北省仙桃***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聚酰胺纤维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改性聚酰胺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
S11、将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分散于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中于60~70℃条件下加热搅拌均匀后,加入预定质量比例的离子液体1-乙烯基-3-丁基咪唑氯盐,超声分散15~20min,得到改性石墨烯分散液,再进行烘干干燥处理,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
S12、将聚酰胺聚合物与所述离子液体1-乙烯基-3-丁基咪唑氯盐分别进行干燥去除水分处理后,按预定质量分数比例共混加入密炼机中,于220℃下熔融共混5min,得到聚酰胺/1-乙烯基-3-丁基咪唑氯盐共混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酰胺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2、共混:将步骤S11制备的所述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和步骤S12制备的所述共混物按预定比例进行均匀共混,得到熔融纺丝物料;
S3、熔融纺丝:将步骤S2制备的所述熔融纺丝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段、塑化段和均化段的温度分别设置为190℃,220℃和230℃,然后将纺丝熔体从喷丝孔喷出,得到改性聚酰胺初生纤维,经空气冷却拉伸后得到改性聚酰胺纤维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酰胺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中,所述共混物还包括辐射接枝处理,步骤如下:将所述共混物置于聚乙烯塑料袋中,抽真空封口处理,于常温下用45~50kGy吸收剂量的γ射线照射15~20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酰胺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所述改性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所述氧化石墨烯和所述离子液体1-乙烯基-3-丁基咪唑氯盐的质量分数比例为0.1~0.5%: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酰胺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2所述共混物中,所述聚酰胺聚合物与所述离子液体1-乙烯基-3-丁基咪唑氯盐的质量分数比例为90~99%: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酰胺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与所述共混物的质量分数比例为0.5~1.5%:98.5~9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酰胺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喷丝孔为异形结构的喷丝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性聚酰胺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结构的喷丝孔为“十”字型或者“Y”字型结构的喷丝孔。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改性聚酰胺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酰胺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纤维无纺布对水的接触角达到53.8°,表面电阻达到8.9×109Ω/sq,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达到9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拓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拓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64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