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时序的可视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6585.4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5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林溥淞;董增华;刘益贤;林建勳;刘昌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2 | 分类号: | G06F11/32;G06F11/30;G06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时序 可视化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时序的可视化系统,其主要包括:一微处理模块以及一控制模块。该微处理模块包括:一第一转换器以及一第二转换器。该第一转换器自一电源芯片接收一电源开启信号,并输出对应的一第一数字信号,且该第二转换器自一电源芯片接收一电源关闭信号,并输出对应的一第二数字信号。如此设计,用户借由一电子设备通过一以太网络交换单元联机至该控制模块的一通信单元,以接收多个电源时序数据,进而监控电源时序波形图以得知电源系统的各组成单元的电源运作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系统之中电源时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时序的可视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复杂化与多元化的发展,其电源系统的开机电源顺序(Power-onsequence)与关机电源顺序(Power-off sequence)随之变得越来越重要。举例来说,如果电子产品其内部各个电子零件的电压电流供电的顺序不正确、电源信号上升太快、太慢、或是没有循序地供应各个零件正确的电压,将造成电源系统之中的电路信号与运作状态的错乱,甚至造成其内部电子元件的损伤与毁坏。
为了使电子产品使用之时更加地安全、经济、与耐用,检测与监测电子产品的电源时序信号与幅值信号变得极为重要。而当电子产品内部电源出现问题,例如无法开机、关机或电压不稳的情况的时候,现有的方法为使用示波器(Oscilloscope)或是万用表(Multimeter)逐一且依序量测电子装置的每一个信号源的电源时序(power sequence)等相关信号。然而,使用示波器逐一地量测每一个信号源的电源时序将造成许多人力成本,同时无法快速地得知该电子产品的各个电源时序(power sequence)状况或波形。此外,前述使用示波器的检测方法,将难以避免人为上的疏失与失误,同时也增加了人员被电力系统的电流所电击的机率。另一方面,当电子产品的主机已经安装于机箱内时,若发生上述问题则难以利用示波器或者万用表连接与量测电子产品的各个信号源的开机时序信号,导致无法实时地检测电源时序的状态。因此,如何提供有效与快速地检测电源时序的方法,已成为相关业者亟欲发展的方向。
由上述说明可以得知,现有的对于电子产品的电源时序检测方法仍有所不足。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极力加以研究创作,而终于研发完成一种电源时序的可视化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的电源时序的可视化系统,其主要包括:一微处理模块以及一控制模块。该微处理模块包括:一第一转换器以及一第二转换器。该第一转换器自一电源芯片接收一电源开启信号,并输出对应的一第一数字信号。如此设计,用户借由一外部电子装置接收该控制模块传送的多个电源监控数据与电源波形图,进而监控所述电源时序波形图以得知电源系统的各组成单元的电源运作状况。根据本发明的设计,令所述电源时序的可视化系统具有方便且快速取得电源时序波形的优点,以及有效地减少人力与时间成本。并且,使用者透过通过所述电源时序的可视化系统可以实时地监测该电子主机的各个电源时序状况,进而清楚且便利地监控电子主机的电源系统状态。
为了达成上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的发明人提供所述电源时序的可视化系统的一实施例,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中,且包括:
一微处理模块,设置于一电子主机的一主板上,且电性连接设置在该主板上的一电源芯片,并包括:
一第一转换器,经由一第一信号传输通道自该电源芯片接收一电源开启信号,且依据该电源开启信号而产生对应的一第一数字信号,该第一数字信号用以表示该电源开启信号的一电源启动次数;及
一第二转换器,经由一第二信号传输通道自该电源芯片接收一电源关闭信号,且依据该电源关闭信号而产生对应的一第二数字信号,该第二数字信号用以表示该电源关闭信号的一电源关闭次数;
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该微处理模块,且包括一通信单元;该控制模块接收该第一数字信号以及该第二数字信号,且通过该通信单元传送对应的多个电源监控数据至外部一电子装置。
于本发明的电源时序的可视化系统的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6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