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及烹饪器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6644.8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0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鹏;邓志宏;曾国辉;王庆鹏;陈亮;卢正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36/20;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艳清;安志娇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器具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及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包括:锅本体;内锅设于锅本体内,内锅上开设第一通孔;动力装置设于锅本体上,且在内锅上的投影落在内锅的壁上;传动机构与动力装置连接;沥液结构设于第一通孔处,适于将内锅中的液体沥入锅本体,沥液结构与传动机构连接,在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具有使内锅与锅本体连通的沥液状态,以及使内锅与锅本体阻断的封堵状态。通过将动力装置在内锅上的投影落在内锅的壁上,在内锅与沥水结构的连接处出现漏液现象时,由于动力装置与第一通孔不相对设置,内锅中的液体会由重力作用向下流动,而不会直接流至动力装置上,减小了电气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饭煲作为一种家用电器,以其使用方便、快捷烹饪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使用电饭煲烹饪米饭过程中,向电饭煲的内锅里加入适量的水,使水与内锅里的米充分接触,在电饭煲将米烹煮一段时间后,将内锅里的米汤多次排出,以降低米中的淀粉含量,再通过蒸的方式将米蒸熟,这样烹饪的米饭口感好、含糖量低,便于糖尿病患者或者肥胖者食用。
为了确保电饭煲能够在烹饪期间及时将米汤顺利地排出内锅,在电饭煲的内锅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沥水组件,现有电饭煲的沥水组件包括沥水结构、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通过动力装置带动传动机构进而带动沥水结构进行上下运动,使得沥水结构与内锅之间处于封堵状态和沥水状态,以实现电饭煲的煮饭功能和沥水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沥水组件的动力装置一般直接设置在安装孔的正下方,长期使用若出现漏水则可能会对动力装置的电气安全存在隐患。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饭煲的沥水组件存在电气安全隐患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电气安全隐患的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及烹饪器具。
一种烹饪器具的锅体结构,包括:
锅本体;
内锅,设于所述锅本体内,所述内锅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动力装置,设于所述锅本体上,且在所述内锅上的投影落在所述内锅的壁上;
传动机构,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
沥液结构,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处,适于将所述内锅中的液体沥入所述锅本体,所述沥液结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并在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具有使所述内锅与所述锅本体之间连通的沥液状态,以及使所述内锅与所述锅本体之间阻断的封堵状态。
所述动力装置设于所述内锅的下方。
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
所述传动机构至少包括:
第一传动部,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
第二传动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沥液结构连接,且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上,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二传动部间隔设置;在所述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所述第一传动部带动所述第二传动部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沥液结构至少相对所述第一通孔作升降运动。
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传动部为蜗轮,所述第二传动部为蜗杆。
所述沥液结构与所述传动机构可拆卸连接。
所述沥液结构上设有卡槽或定位柱,所述传动机构上设有与所述卡槽或定位柱配合连接的定位柱或卡槽。
所述沥液结构包括:
沥液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66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库专用的果蔬保鲜袋
- 下一篇:一种线束隔离板的自动化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