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网络帧传输特征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7364.9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8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信心;范渊;吴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50 | 分类号: | H04L43/50;H04L41/14;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徐彦圣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网络 传输 特征 器材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帧传输特征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隐私安全的技术领域,包括:先采集待检测物理链路上的帧指纹信息,其中,每一种帧指纹信息对应一个待检测设备;然后将帧指纹信息与预设帧指纹模型中的每一种帧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得到至少一个拟合值;最后基于至少一个拟合值确定帧指纹信息对应的待检测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本发明可以基于帧指纹信息有效发现利用加密网络传输的盗摄器材,并且本申请具有自动化检测能力,可以大幅降低使用者的技术门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隐私安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帧传输特征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网络探测方法只能对无密码或已知密码的网络进行有效分析,因此传统网络探测方法可以发现利用无密码或已知密码网络传输的盗摄器材,但是无法发现利用未知密码加密网络传输的盗摄器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帧传输特征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可以有效发现利用加密网络传输的盗摄器材。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网络帧传输特征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其中,包括:采集待检测物理链路上的帧指纹信息,其中,每一种帧指纹信息对应一个待检测设备;将所述帧指纹信息与预设帧指纹模型中的每一种帧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得到至少一个拟合值;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拟合值确定所述帧指纹信息对应的待检测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拟合值确定所述帧指纹信息对应的待检测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包括:若所述至少一个拟合值中存在任一拟合值高于或等于预设拟合值,则将所述帧指纹信息对应的待检测设备确定为盗摄器材。
进一步的,在将所述帧指纹信息对应的待检测设备确定为盗摄器材之后,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帧指纹信息对所述盗摄器材进行定位,得到所述盗摄器材的物理位置。
进一步的,在采集待检测物理链路上的帧指纹信息之后,包括:判断采集到的帧指纹信息是否达到预设数量;若否,则继续采集帧指纹信息,直至采集到的帧指纹信息达到预设数量。
进一步的,方法包括:判断所述待检测物理链路是否为多信道链路;若所述待检测物理链路为多信道链路,则按照预设顺序切换所述待检测物理链路的信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网络帧传输特征的盗摄器材的检测装置,其中,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检测物理链路上的帧指纹信息,其中,每一种帧指纹信息对应一个待检测设备;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帧指纹信息与预设帧指纹模型中的每一种帧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得到至少一个拟合值;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拟合值确定所述帧指纹信息对应的待检测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
进一步的,确定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拟合值中存在任一拟合值高于或等于预设拟合值,则将所述帧指纹信息对应的待检测设备确定为盗摄器材。
进一步的,装置还包括:定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帧指纹信息对所述盗摄器材进行定位,得到所述盗摄器材的物理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基于网络帧传输特征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基于网络帧传输特征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网络帧传输特征的盗摄器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先采集待检测物理链路上的帧指纹信息,其中,每一种帧指纹信息对应一个待检测设备;然后将帧指纹信息与预设帧指纹模型中的每一种帧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得到至少一个拟合值;最后基于至少一个拟合值确定帧指纹信息对应的待检测设备是否为盗摄器材。本发明可以基于帧指纹信息有效发现利用加密网络传输的盗摄器材,并且本申请具有自动化检测能力,可以大幅降低使用者的技术门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73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