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氟拒水易去污面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7380.8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许雷;黄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酒伊织染(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00 | 分类号: | D06M15/00;D06M10/02;D06M11/38;D06P1/16;D06P1/38;D06P3/52;D06P3/54;D06P3/26;D06P3/24;D06M101/32;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22601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氟拒水易 去污 面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氟拒水易去污织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织物精炼——染色——水洗干燥——定型——等离子处理——浸轧树脂处理——干燥——焙烘——压光——涂层——贴膜。本发明所述的非氟拒水树脂为特殊的药剂,该药剂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织物表面会形成连续的紧密拒水性基团,该基团和水分子接触时会形成紧密的荷叶状结构,大大减低水织物表面张力,使面料具有优越的拒水功能。该药剂特殊极性基团,在洗涤时将织物上的油脂排斥到水中,达到易去污的效果。该拒水树脂的结构为超分子结构,结构中正负电荷不重合,表现出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氟拒水易去污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所制得的面料要么是通过氟素类加工方法制得拒水面料,要么尽管是通过非氟素类加工方法制得了具有拒水类的面料,但该面料也仅具有拒水着一项功能。另外,一般易去污功能面料,都是以亲水基原理,一般与拒水效果产生冲突,面料难以具备良好的拒水性。
CN201210390557.1专利中所提及的拒水处理纺织品所采用的是C6类氟素拒水及非氟素的拒水加工方法,而本方案所采用的是非氟素技术。
CN201410743678.9及CN201310094592.3及CN201610587876.X中所提及的拒水加工方法为氟素类加工方法,本方案所采用的是非氟素类。
CN201610540840.6中所提及的一种非氟拒水织物,虽然采用的是非氟拒水加工制得了具有拒水功能的面料,但是本方案除了具有拒水效果外还具有易去污功能。
本发明通过采用特殊的非氟类药剂,形成有别于常规的特殊防水基团。大部分无氟拨水剂上带有非极性的基团,对非极性的油剂具有吸引作用,因此处理后的织物接触油性污渍后很难清洗干净。若将无氟拨水剂超分子的空间分布设计成特殊结构,使整个分子呈极性,从而对非极性的油污具有排斥性,那么在织物的水洗过程中就能把油污推到水里,使得面料不仅具有拒水效果,而且还具有易去污的功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氟拒水易去污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非氟拒水树脂,所述非氟拒水树脂成份是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不含任何氟化物,完全不含PFOA和PFOS。
一种含所述的非氟拒水树脂的浸轧树脂处理液,所述的浸轧树脂处理液成份包括:40-80g/L的非氟拒水树脂,5g-10g/L的渗透剂,所述的渗透剂为无含量有机溶剂。
一种无氟拒水易去污织物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织物精炼——染色——水洗干燥——定型——等离子处理——浸轧树脂处理——干燥——焙烘——压光;其中具体操作如下:
所述的织物精炼工序:采用烧碱15-30g/L,表面活性剂2-5g/L,螯合分散剂0.5-2g/L,在95℃下热处理后,在70-80℃环境中充分水洗;
所述的染色工序:所述染色工序,将经过预处理的织物,在染色机:卷染/ 液流机中进行染色,采用浴中柔软剂0.5g/L-2.0g/L,分散剂0.5g/L-2.0g/L,酸 1.5g/L-3.0g/L,渗透剂1.5g/L-3.0g/L,加入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在90℃/130℃环境均匀热染色,保温时间30min-50min;然后采用还原清洗剂0.5-3.0g/L,皂洗剂0.5g/L-2.0g/L,在70℃-80℃环境中充分水洗;
所述的定型工序:在定型机上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70℃-180℃,焙烘时间为22s-48s;
所述的等离子处理工艺:车速控制在10-20m/min,处理时间为:10-15s, 处理压力为:常压,布面张力为:1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酒伊织染(南通)有限公司,未经东丽酒伊织染(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73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高度偏移模具
- 下一篇:脂质体、组合物以及脂质体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