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动力微负压除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7541.3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0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姚雪骏;张振国;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F23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马龙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动力 微负压 除臭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无动力微负压除臭系统,包括除臭母管及与所述除臭母管连接的多路除臭支路,所述除臭支路设有用于吸入携带气味空气的除臭吸风口;所述除臭母管通过风机入口侧壁连接管道与送风机入口连通,用于利用送风机入口侧壁连接管道内产生的负压,通过各除臭支路的除臭吸风口将携带气味空气吸入至送风机入口。本发明无需单独设立风机带动系统,仅利用现场运行设备产生的负压来工作,不仅能有效抑制刺激性气体溢出,还能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无动力微负压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电力因不需要调峰调频等配套调节,电能质量与煤电没有差别,不存在技术因素导致的上网消纳问题,度电全社会成本远低于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生物质资源与燃煤进行耦合发电,可替代一定比例煤炭,有效提升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
实际应用中,由于热电联产电厂地处市区,污泥干燥过程及入炉输送过程需要做到气味控制,保证附近居住区的空气质量。因此,需要一种能有效控制臭味扩散保护环境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无动力微负压除臭系统,利用火力发电厂送风机入口吸入大量空气所形成的负压作为动力,通过管道连接到污泥输送环节中产生臭味扩散的地方,通过送风机吸入携带臭味的空气进入炉膛燃烧,达到既不会对燃烧产生影响,又能有效控制臭味扩散保护环境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无动力微负压除臭系统,包括除臭母管及与所述除臭母管连接的多路除臭支路,所述除臭支路设有用于吸入携带气味空气的除臭吸风口;
所述除臭母管通过风机入口侧壁连接管道与送风机入口连通,用于利用送风机入口侧壁连接管道内产生的负压,通过各除臭支路的除臭吸风口将携带气味空气吸入至送风机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除臭母管设有用于调节系统负压的调节阀。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除臭支路均设有负压调节阀门。
借由上述方案,通过新型无动力微负压除臭系统,无需单独设立风机带动系统,仅利用现场运行设备产生的负压来工作,不仅能有效抑制刺激性气体溢出,还能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新型无动力微负压除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送风机入口;2-风机入口侧壁连接管道;3-调节阀;4-除臭吸风口;5-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无动力微负压除臭系统,包括除臭母管5及与除臭母管5连接的多路除臭支路,除臭支路设有用于吸入携带气味空气的除臭吸风口4;
除臭母管5通过风机入口侧壁连接管道2与送风机入口1连通,用于利用送风机入口侧壁连接管道2内产生的负压,通过各除臭支路的除臭吸风口4将携带气味空气吸入至送风机入口1。锅炉正常带负荷运行时,送风机入口1处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被吸入,在风机入口侧壁连接管道内产生负压,由于系统均为密封,支路除臭吸风口4处的空气便被吸入,各个除臭支路汇聚到除臭母管5,最终流经风机入口侧壁连接管道2进入锅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7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