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件凝固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7989.5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9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曹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黎明天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B22C9/08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徐文恭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件 凝固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件凝固控制方法,括以下步骤:(1)制备浇注装置,浇注装置包括砂壳一、砂壳二、砂壳三;将砂壳一、砂壳二平面相合,形成相通的浇注系统腔、铸件型腔、冒口腔;砂壳三的平面和砂壳二的背面相合,形成通腔;通腔和铸件型腔隔着一层型砂;(2)铸件浇注时,从浇注系统腔上端浇入金属液,金属液逐步充满铸件型腔和冒口腔;同时从进口通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通过通腔从出口排出。本发明铸件凝固控制方法,浇注时可快速带走铸件任何位置的热量,避免这些位置冷却凝固延后造成缩孔等缺陷,使铸件组织致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件凝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例:铜、铁、铝、锡、铅等),而铸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属甚至陶瓷。因应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为避免铸件产生缩孔等缺陷,现有技术中的铸件凝固控制一般采用冒口补缩、冷铁激冷等方法,以达到铸件的顺序凝固。采用冒口补缩会降低铸造金属液的利用率,并且铸件的一些远离冒口的厚大位置在凝固过程中无法得到冒口的补充。
铸件冷却过程中冒口补充不到的厚大位置一般采用在铸型中放置冷铁来解决。放置冷铁一般不能完全消除铸件缩孔,大多只能将缩孔偏离铸件重要位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件凝固控制方法,浇注时可快速带走铸件任何位置的热量,避免这些位置冷却凝固延后造成缩孔等缺陷。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铸件凝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浇注装置,浇注装置包括砂壳一、砂壳二、砂壳三;将砂壳一、砂壳二平面相合,形成相通的浇注系统腔、铸件型腔、冒口腔;砂壳三的平面和砂壳二的背面相合,形成通腔;通腔和铸件型腔隔着一层型砂;
(2)铸件浇注时,从浇注系统腔上端浇入金属液,金属液逐步充满铸件型腔和冒口腔;同时从进口通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通过通腔从出口排出。
其中,所属冷却介质为压缩空气或水。
本发明中的通腔的路径、形状可随铸件冷却要求设计。例如当铸件为环形铸件时,通腔包括环形腔、冷却介质进入通道、冷却介质流出通道,冷却介质进入通道与进口连通,冷却介质流出通道与出口连通,冷却介质进入通道、冷却介质流出通道分别与环形腔相对的两端连通。
本发明通入冷却介质时,根据需求调节冷却介质的流量,以控制铸件凝固的速度,整体控制速度便捷。例如,对于石墨铸铁件,可将其浇注温度控制在1380-1450℃,在铸件凝固前,控制平均冷却速率为2-50℃/min,铸件凝固后,控制平均冷却速率为0.1-1℃/min,铸件在480-450℃间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的石墨铸铁件性能好,铸件整体无缩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铸件浇注时,从进口通入冷却介质,将铸件型腔传递过来的热量经通腔、出口排出,快速带走紧邻通腔的铸件热量,加速铸件该区域的冷却凝固。通腔的路径、形状可随铸件冷却要求设计,可满足铸件多处厚大位置的冷却凝固要求,使铸件组织致密。
通过本发明进行铸件的凝固控制,可减小铸件浇注时冒口的体积,提高材料利用率,可代替冷铁,简化铸造生产的操作手续。本发明的通腔设计灵活,浇注时可快速带走铸件任何位置的热量,避免这些位置冷却凝固延后造成缩孔等缺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黎明天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黎明天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7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