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蜂蜂王的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8607.0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6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显;吴贵辉;李为常;何伟东;潘柳初;黄伦;王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沈璐蓓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王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蜂蜂王的养殖方法,包括:采用意蜂幼蜂群作为哺育群哺育中蜂蜂王蜂王浆,所述中蜂蜂王为通过自然交尾后的中蜂蜂王;上述中蜂蜂王体重以及日产卵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卵重量、卵长度以及后代工蜂初生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后代工蜂形态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中蜂蜂王繁殖性能得到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蜂蜂王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具有耐寒抗热,饲料消耗省和能利用零星蜜粉源等特点,尤其适应我国广大山区、丘陵地带饲养。人工育王是饲养中蜂和开展中蜂良种选育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养蜂工作者人工培养中蜂蜂王的方法为用中蜂的工蜂哺育人工王台中的中蜂幼虫,以获得中蜂处女王。但这种人工育王方法,因中蜂野性较强,而且其工蜂泌浆能力较差,中蜂蜂王的产卵量低下,导致中蜂蜂群的繁殖速度慢,中蜂蜂群的群势弱,从而使得中蜂蜂群的产量,不能满足中蜂生产和中蜂育种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中蜂蜂王的养殖方法,由意蜂幼蜂组成的哺育群哺育的中蜂蜂王体重以及日产卵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卵重量,卵长度以及后代工蜂初生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后代工蜂形态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中蜂蜂王繁殖性能得到改善。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蜂蜂王的养殖方法,包括:采用意蜂幼蜂群作为哺育群哺育中蜂蜂王蜂王浆,所述中蜂蜂王为通过自然交尾后的中蜂蜂王。
优选的,所述养殖方法还包括:所述中蜂蜂王的准备过程,所述中蜂蜂王的准备过程包括:
培育王台:选取中蜂蜂群作为亲本群和育王群,培育出成熟王台;
交尾:所述成熟王台放到中蜂交尾群中,待中蜂蜂王羽化出房,完成交尾,直至产卵,得到备用的中蜂蜂王。
优选的,所述交尾群蜂量为1脾蜂量。
优选的,所述交尾过程时间为:8~12d。
优选的,所述养殖方法还包括:所述哺育群的准备过程,所述哺育群的准备过程包括:选择意蜂蜂群,奖励饲喂,限制产卵空间,子脾羽化出房后,放入人工气候箱中集中羽化,羽化出房的意蜂幼蜂组成哺育群。
优选的,所述哺育群蜂量不低于3脾蜂量。
优选的,所述限制产卵空间具体为使所述意蜂蜂群在1-2张空脾上产卵。
优选的,所述方法具体包括:新蜂箱内,放入一个中蜂空巢脾,一个有储蜜、花粉的意蜂巢脾,意蜂幼蜂组成的哺育群抖入新蜂箱,所述中蜂蜂王转移进入新蜂箱,采用所述意蜂幼蜂群作为哺育群哺育所述中蜂蜂王蜂王浆,中蜂空巢脾上所述中蜂蜂王产满卵后,用一个新的中蜂空巢脾替换。
优选的,所述哺育群每7天补充1脾意蜂幼蜂。
优选的,所述哺育群蜂脾关系为保持蜂多于脾。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
在养蜂生产上,为了增加蜂蜜的产量,就必须增大蜂群的群势。目前在生产上为了增加蜂王的产卵量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1)更换蜂王,新的蜂王一般产卵量比较旺盛,产卵较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8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