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池单元的接触装置以及电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8862.5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3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A·格莱特;D·曼卡;A·里希特;M·多诺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单元 接触 装置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池单元(200)的接触装置(100),包括负极接触元件(110)、正极接触元件(130)以及绝缘元件(120),它们彼此叠置。在此,负极接触元件(110)具有固定元件(112),其能固定在电池单元(200)上。此外,本发明涉及电池系统(300),该电池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电池单元(200)以及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接触装置(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单元、尤其是圆电池的接触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池系统,其具有至少一个电池单元以及至少一个接触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获得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的能量,需要电接触电池单元的极。在许多电池类型、尤其是圆电池中,一个极存在于电池单元的一侧上并且另一个极存在于电池单元的对置侧上。然而可以期望的是,也可以仅从一侧接触电池单元。这样例如可以在制造电池系统(在该电池系统中进一步处理电池单元)时省下为了接触电池而进行的电池单元的翻转。
此外,许多当前电池系统或电池单元在确定的温度范围中运行,该温度范围以电池单元由调温介质包围为前提,该调温介质将电池单元保持在期望的温度上。该调温介质通常与电池单元一起由壳体保持。然而,因为电池单元通常必须从外部接触,原则上必须在电池单元上的相对置的极处针对每个极实现自身的壳体密封。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框架下,提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池单元的接触装置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系统。本发明的其他有利的实施方式由说明书和附图得出。在此,关于接触装置描述的特征和细节当然也适用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系统,相应地反之亦然,从而关于本发明各个方面的公开内容总是能够相互关联。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电池单元、尤其是圆电池的接触装置,该接触装置包括负极接触元件,该负极接触元件具有可以与电池单元的负极电连接的负极接触面、接触面缺口以及至少一个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可以固定在电池单元上。此外,根据本发明,接触装置具有正极接触元件,该正极接触元件具有可以与电池单元的正极电连接的正极接触面。此外,根据本发明,接触装置包括绝缘元件,该绝缘元件具有绝缘面和绝缘面缺口。在此,根据本发明,负极接触元件和正极接触元件彼此相叠地布置并且绝缘元件绝缘地布置在负极接触元件和正极接触元件之间。在此,根据本发明,当正极接触元件接触正极并且负极接触元件接触电池单元的负极时,正极接触面至少部分地穿过绝缘面缺口和接触面缺口突出。这提供以下优点:能够从单个侧面实现电池单元中的接触。由此可以相应地利用电池单元的全部剩余部分来通过调温介质进行调温。另一优点在于,在生产电池单元与根据本发明的接触装置时不再需要电池单元的翻转来接触电池单元。因此,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接触装置可以节省费用并且改进在操作电池单元时的舒适性。
换言之,可以与电池单元的负极电连接的负极接触元件以及可以与电池单元的正极电连接的正极接触元件可以与绝缘元件一起形成堆叠,其中,绝缘元件绝缘地布置在负极接触元件和正极接触元件之间,并且正极接触元件具有正极接触面,该正极接触面至少部分地穿过绝缘面缺口和负极接触元件的接触面缺口突出,并且接触装置接触电池单元。
可以设置为,接触面缺口和/或绝缘面缺口相应于电池单元的待接触侧的面的形状。这提供以下优点:通过正极接触面可以接触特别大的接触面,由此能够建立特别好的、低阻的接触。在此,尤其可以设置为,接触面缺口和/或绝缘面缺口具有圆形形状,其中,该圆形形状可以构造成小于电池单元的待接触侧的面。这提供以下优点:负极接触面和绝缘面可以构型成确保接触装置的特别好的机械稳定性。
同样可以设置为,接触面缺口和/或绝缘面缺口彼此同心地定向。这提供以下优点:存在特别小的产生短路的危险,其中,同时良好地利用接触面并且可以建立低阻的接触。
在本发明的框架下,正极和负极原则上可以互换,因为物理电流的方向不重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8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理发器、智能理发设备和智能理发方法
- 下一篇:钻井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