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资源再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8997.1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占慧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占慧楠 |
主分类号: | F01K27/00 | 分类号: | F01K27/00;F01K21/00;F01K7/00;F23G5/46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贺龙萍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活 垃圾 分类 回收 资源 再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资源再利用装置,包括垃圾焚烧装置、用于垃圾焚烧后产生热量收集的回收装置、发电装置;所述焚烧装置包括焚烧箱、设于焚烧箱一侧壁上的多个第一挡板、与第一挡板交错设于焚烧箱另一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挡板;所述回收装置包括设于焚烧箱上的储水箱、设于储水箱下端的出水管、设于储水箱上端的进水管、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连接出水管且位于多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多组吸热管组、设于吸热管组上用于储水箱中水定向流动的水泵;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发电箱、设于发电箱中的驱动轮组、用于驱动轮组转动的驱动组件。本发明能够提高发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资源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品逐渐增多,也导致了生活垃圾的增加,而生活垃圾的处理是现在的一个难题。随着现在环保部门的要求和支持,加上煤炭资源的短缺,用垃圾回收后焚烧发电是解决垃圾的一个相对较好的方法。利用垃圾发电不仅可减少垃圾堆放,消除细菌和传染病传播,而且可从中获得一定量的电能。
焚烧箱产生的高温对储水箱内的水形成高压水蒸气用来推动发电箱发电,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存在:储水箱内的水形成高压水蒸气过程慢,从而导致驱动发电箱发电效率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资源再利用装置,提高发电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资源再利用装置,包括垃圾焚烧装置、用于垃圾焚烧后产生热量收集的回收装置、发电装置,所述焚烧装置包括焚烧箱、设于焚烧箱一侧壁上的多个第一挡板、与第一挡板交错设于焚烧箱另一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挡板、设于焚烧箱上用于排烟的第一出口;通过回收挑选好的垃圾投入焚烧箱内进行焚烧,产生的热量经过多个第一挡板和多个第二挡板的阻挡,形成弯曲向上的通道,延长了热量回收的长度,能够使回收装置回收更多的热量,使回收装置能够产生更多的高压水蒸气,从而为发电装置提供更多的动力,提高发电效率。
所述回收装置包括设于焚烧箱上的储水箱、设于储水箱下端的出水管、设于储水箱上端的进水管、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连接出水管且位于多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多组吸热管组、设于吸热管组上用于储水箱中水定向流动的水泵;水泵启动储水箱内的水从出水管流向多组吸热管组,多组吸热管组吸收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热量,最终从进水管再次回到储水内并形成一定的水蒸气。通过水泵设置使储水箱内的水能够从储水箱下端进入多组吸热管组内,再通过多组吸热管组吸手热量,对吸热管组内的水进行加热,通过该种设置能够使储水箱内的水形成一个循环,不断的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使储水箱内的水快速的形成高压水蒸汽。
所述每组吸热管组连通设置,所述吸热管组包括多个呈波浪状且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垂直设置的多个吸热管、用于相邻两个吸热管连通的多个接头;通过多个接头使多个吸热管之间能够连通,从而确保储水箱的水能够形成循环,通过吸热管本身的设置能够延长吸热管的长度,再通过多个吸热管的设置,再次延长了吸热管的长度,使吸热管组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能够转动更多的水蒸气。
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插入储水箱内的多个第一导热管、一端插入焚烧箱底部另一端设于导热管上的多个第二导热管、与进水管连通用于往多个第一导热管上喷水的第一喷水管、与第一喷水管连通设于储水箱内水液面下的第二喷水管;经过多组吸热管组加热后的水从第一喷水管中喷出,通过第一喷水管喷射的方式,能够使水蒸汽快速的扩张形成高压的水蒸气,通过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焚烧后的热量一部分直接传递储水箱内,对储水箱内加温,同时第一导热管表面温度高于储水箱内的温度,再通过第一喷水管喷射过程中一部分水及水蒸气落在第一导热管内,再次增加水的气化形成高压的水蒸气;通过第二喷水管的设置使储水箱内的水进行不断的翻滚,大大增大水的气化效果,再次提高水蒸气的压力为发电箱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占慧楠,未经占慧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89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